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鲁迅卷1 >

第26章

鲁迅卷1-第26章

小说: 鲁迅卷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在《通俗小说》未经翻刻以前,宋代的市人小说也未尝断绝;他间或改了名目,夹杂着后人拟作而流传。那些拟作,则大抵出于明朝人,似宋人话本当时留存尚多,所以拟作的精神形式虽然也有变更,而大体仍然无异。
  以下是所知道的几部书:
  1。《喻世明言》〔28〕。未见。
  2。《警世通言》〔29〕。未见。王士肚〔30〕云,“《警世通言》有《拗相公》一篇,述王安石罢相归金陵事,极快人意,乃因卢多逊谪岭南事而稍附益之。”(《香祖笔记》十)《拗相公》见《通俗小说》卷十四,是《通言》必含有宋市人小说。
  3。《醒世恒言》〔31〕。四十卷,共三十九事;不题作者姓名。
  前有天启丁卯(1627)陇西可一居士序云,“六经国史而外,凡著述皆小说也,而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词或伤于藻绘,则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此《醒世恒言》所以继《明言》《通言》而作也。……”因知三言之内,最后出的是《恒言》。所说者汉二事,隋三事,唐八事,宋十一事,明十五事。其中隋唐故事,多采自唐人小说,故唐人小说在元既已侵入杂剧及传奇,至明又侵入了话本;然而悬想古事,不易了然,所以逊于叙述明朝故事的十余篇远甚了。宋事有三篇像拟作,七篇(《卖油郎独占花魁》,《灌园叟晚逢仙女》,《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吴衙内邻舟赴约》,《郑节使立功神臂弓》)疑出自宋人话本,而一篇(《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则即是《通俗小说》卷十五的《错斩崔宁》。
  松禅老人序《今古奇观》云,“墨憨斋增补《平妖》〔32〕,穷工极变,不失本来。
  ……至所纂《喻世》《醒世》《警世》三言,极摹人情世态之岐,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纂三言与补《平妖》者为一人。明本《三遂平妖传》有张无咎序,云”兹刻回数倍前,盖吾友龙子犹所补也。“而首叶则题”冯犹龙先生增定“。可知三言亦冯犹龙作,而龙子犹乃其游戏笔墨时的隐名。
  冯犹龙名梦龙,长洲人(《曲品》〔33〕作吴县人),由贡生拔授寿宁知县,有《七乐斋稿》;然而朱彝尊〔34〕以为“善为启颜之辞,时入打油之调,不得为诗家。”(《明诗综》七十一)盖冯犹龙所擅长的是词曲,既作《双雄记传奇》,又刻《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多取时人名曲,再加删订,颇为当时所称;而其中的《万事足》,《风流梦》,《新灌园》是自作。
  他又极有意于稗说,所以在小说则纂《喻世》《警世》《醒世》三言,在讲史则增补《三遂平妖传》。
  4。《拍案惊奇》〔35〕。三十六卷;每卷一事,唐六,宋六,元四,明二十。前有即空观主人序云,“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书,颇存雅道,时著良规,复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得若干卷。……”则仿佛此书也是冯犹龙作。然而叙述平板,引证贫辛,“头回”与正文“捏合”不灵,有时如两大段;冯犹龙是“文苑之滑稽”
  ,似乎不至于此。同时的松禅老人也不信,故其序《今古奇观》,于叙墨憨斋编纂三言之下,则云“即空观主人壶矢代兴〔36〕,爱有《拍案惊奇》之刻,颇费搜获,足供谈麈”了。
  5。《今古奇观》〔37〕。四十卷;每卷一事。这是一部选本,有姑苏松禅老人序,云是抱瓮老人由《喻世》《醒世》《警世》三言及《拍案惊奇》中选刻而成。所选的出于《醒世恒言》者十一篇(第一,二,七,八,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回),疑为宋人旧话本之《卖油郎》,《灌园叟》,《乔太守》在内;而《十五贯》落了选。出于《拍案惊奇》者七篇(第九,十,十八,二十九,三十七,三十九,四十回)。其余二十二篇,当然是出于《喻世明言》及《警世通言》的了,所以现在借了易得的《今古奇观》,还可以推见那希觏的《明言》《通言》的大概。其中还有比汉更古的故事,如俞伯牙,庄子体及羊角哀皆是。但所选并不定佳,大约因为两篇的题目须字字相对,所以去取之间,也就很受了束缚了。
  6。《今古奇闻》〔38〕。二十二卷;每卷一事。前署东壁山房主人编次,也不知是何人。书中提及“发逆”,则当是清咸丰或同治初年的著作。日本有翻刻,王寅(字冶梅)
  到日本去卖画,又翻回中国来,有光绪十七年序,现在印行的都出于此本。这也是一部选集,其中取《醒世恒言》者四篇(卷一,二,六,十八),《十五贯》也在内,可惜删落了“得胜头回”;取《西湖佳话》〔39〕者一篇(卷十);余未详,篇末多有自怡轩主人评语,大约是别一种小说的话本,然而笔墨拙涩,尚且及不到《拍案惊奇》。
  7。《续今古奇观》〔40〕。三十卷;每卷一回。无编者名,亦无印行年月,然大约当在同治末或光绪初。同治七年,江苏巡抚丁日昌〔41〕严禁淫词小说,《拍案惊奇》也在内,想来其时市上遂难得,于是《拍案惊奇》即小加删改,化为《续今古奇观》而出,依然流行世间。但除去了《今古奇观》所已采的七篇,而加上《今古奇闻》中的一篇(《康友仁轻财重义得科名》),改立题目,以足三十卷的整数。
  此外,明人拟作的小说也还有,如杭人周楫的《西湖二集》〔42〕三十四卷,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43〕十五卷皆是。但都与几经选刻,辗转流传的本子无关,故不复论。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一日北京《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
  〔2〕 “说话” 唐宋人习语,即讲故事,亦即后来的说书。
  〔3〕 段成式(?—863) 字柯古,唐代临淄(今山东淄博)人。
  曾任校书郎,官至太常少卿。以笔记小说及骈体文著名。所著《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
  〔4〕 郎瑛(1487—1573) 字仁宝,明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七修类稿》是他的一部笔记,五十一卷,《续稿》七卷。
  〔5〕 《东京梦华录》 宋孟元老撰,十卷。孟元老的事迹不详,有人说可能是为宋徽宗督造艮岳的孟揆。这部书对宋京城汴梁(今开封)的城市、街坊、节气、风俗及当时的典礼仪卫都有记载,可见北宋一代文物制度的一斑。
  〔6〕 “京瓦技艺” 见《东京梦华录》卷五。瓦,即“瓦肆”,又称“瓦子”或“瓦舍”,是宋代伎艺演出场所集中的地方。
  〔7〕 高宗 指宋高宗赵构,南宋第一个皇帝。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首都。
  〔8〕 孝光两朝 指宋孝宗赵和宋光宗赵蔼两朝。
  〔9〕 端平 宋理宗赵昀的年号。
  〔10〕 《都城纪胜》 题灌园(一作灌圃)耐得翁撰,一卷。书成于南宋端平二年(1285),内容是记述南宋都城杭州的市井风俗杂事,可见南渡以后风习的一斑。
  〔11〕 《梦粱录》 吴自牧撰,二十卷。仿《东京梦华录》的体裁,记南宋郊庙宫殿及百工杂戏等事。吴自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不详。
  〔12〕 《武林旧事》 周密撰,十卷。记南宋都城杭州杂事。其中也保存了不少南渡后的遗闻轶事和文人的断简残篇。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人,寓吴兴,南宋词人。
  〔13〕 武平一 名甄,山西太原人。唐中宗时曾为修文馆直学士。
  〔14〕 关于宋代“合生”,可参看宋代洪迈《夷坚志。支乙集》的一条记载:“江浙间路歧女,有慧黠,知文墨,能于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辄成者,谓之合生;其滑稽含履讽者,谓之乔合生,盖京都遗风也。”
  〔15〕 《说郛》 笔记丛书,明陶宗仪编,一百卷。是撮录明以前的笔记小说而成。《古杭梦游录》,即《都城纪胜》的改名,收入《说郛》第三卷中。其中有“合生与起令随合相似”的话。
  〔16〕 “提破” 说明故事结局。“捏合”,史实与虚构结合。
  〔17〕 《京本通俗小说》 不著作者姓名,现存残本七卷。一九一五年缪荃孙据元人写本影刻,以后有各种通行本。缪荃孙(1844—1919),字筱珊,号艺风,又自称江东老向,江苏江阴人,藏书家、版本学家。《烟画东堂小品》是他编刻的一部丛书。
  〔18〕 金海陵王 即金朝皇帝完颜亮。据缪荃孙在《京本通俗小说》跋语中说,该书尚有“《金主亮荒淫》两卷,过于秽亵,未敢传摹”。一九一九年叶德辉刻有单行本,题为“《金虏海陵王荒淫》,《京本通俗小说》第二十一卷。”按《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纵欲亡身》与叶德辉刻本相同,叶本可能就是根据《醒世恒言》刻印的。叶德辉(1864—1927),字负彬,号嗯园,湖南湘潭人,藏书家。
  〔19〕 钱曾(1629—1701) 字遵王,号也是翁,江苏常熟人,清代藏书家。《也是园书目》是他的藏书目录,共十卷。
  〔20〕 《大唐三藏取经记》 日本京都高山寺旧藏,后归德富苏峰成篑堂文库,共三卷。《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也是日本高山寺旧藏,后归大仓喜七郎,共三卷,为巾箱本(小本),所以鲁迅称作“别一小本”。二者实为一书,各有残缺。内容是唐僧和猴行者西天取经的故事,略具后来《西游记》的雏形。
  〔21〕 《五代史平话》 不著作者姓名,应是宋代说话人所用的讲史底本之一,叙述梁、唐、晋、汉、周五代史事,各代均分上下二卷,内缺梁史和汉史的下卷。
  〔22〕 《三国志传》 即《三国志演义》,明代罗贯中著,现流行的是清代毛宗岗的删改本,共一百二十回。
  〔23〕 《水浒传》 明代施耐庵著,流行的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清代金圣叹删改的七十一回本。
  〔24〕 韩婴 汉初燕(今北京)人,汉文帝时的博士。他所传《诗经》世称“韩诗”。著有《诗内传》和《诗外传》,今仅存《外传》十卷。内容杂记古事古语,每段末引《诗》为证,并不解释《诗》义,通称《韩诗外传》。
  〔25〕 刘向(前77—前6) 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学者。他所著《列女传》,七卷,又《续传》一卷,每传末大都引《诗经》数句作结。
  〔26〕 关于宋代民间话本,在作者作此文时,尚未发现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清平山堂所刻话本。此书现存残本三册,共十五种。清平山堂为明嘉靖年间洪~F的书室名。马廉(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学者)推定其刊刻年代在嘉靖二十至三十年(1541—1551)之间。一九二九年马氏将此书影印行世。以后他又发见同书中的《雨窗》、《欹枕》两集残本,计十三种,一九三四年影印。其中《简贴和尚》、《西湖三塔记》、《洛阳三怪记》等均系宋代人作品。
  〔27〕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