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634章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634章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真是用人手一点点的打磨出来的,尤其是黄坤这位元老级的专家,他的成就其实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这天正好是所有员工的学习时间,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是中芯科技的固定科目,一般一个月要进行两次到三次,由黄坤、谢喜德、周明、王海军以及高校的教授专家给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在一间大会议内,周明正在给员工们培训半导体的一些知识。

    “大家看看这个公式,表达的意思就是:当电磁波打到离子晶体上,与长光学支进行耦合,用黄坤方程结合麦克斯韦方程组就可以求解色散关系。

    这个方程在国际上被称为黄坤方程,没错,就是黄坤教授在三十多年前发现的,如今已经被国际物理学界公认,这个公式对光在晶格中传递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方程,传感器以及芯片的发展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方程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呢?

    我们传统的理解中,光进入固体以后,就以真空光速除以介电常数的速度传播,再通过电场的极化作用,激发光学声子或其它元激发。但黄坤教授指出,不是这样的,光进入固体后,就与贡献介电常数的元激发相互作用,而耦合在一起传播。并且对同一个波矢,会存在两个频率的波,其中每一个波的电磁波和机械振动成分和相应的能量所占的比例随频率变化。特别是,横、纵元激发的频率不同,在这两个频率之间,电磁波不能传播。

    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物理图景,彻底颠覆了光波独立传播、不与元激发耦合的传统观念………。”

    周明教授在给学员们传授理论,当然,这个会议室的学员都是大学毕业生,工人们听这种课非常费力。

    周教授讲解的就是黄坤方程,正如他所讲的那样,三十多年前黄坤方程横空出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为今后的半导体传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个成果甚至已经达到了诺贝尔奖的级别。

    四七年黄昆已经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的教授,与物理学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波尔合作,共同撰写《晶格动力学理论》专著,如果他一直留在英国,那毫无疑问诺贝尔奖的历史上也将留有他的名字,只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义无反顾的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回到了当年一穷二白的祖国,为祖国的把半导体事业奋斗了一生,可以说,如今中芯科技能够在世界芯片产业占有一席之地就有黄坤教授的一份功劳,如果没有他们这些专家当年打下的基础,那么如今中国的半导体事业绝对不是这个样子。

    如黄坤、谢喜德和周明这样的新中国半导体老一代专家,毫无疑问以后会被尊为国家元勋。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我是来请求支援的() 
周明为一帮学生上课,另外一个课堂里黄坤教授正在给一帮工人们上课,主要是针对近期一段时间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些难题做出解答。

    “各位,这一段时间大家遇到了很多问题,有些人就有了畏难情绪,总觉得咱们国家的技术不行,没有办法突破了。

    我告诉大家,技术是一方面,没错,我们国家的技术的确不如国外,可是话说回来,那些发达国家难道从开始就有先进的技术吗?他们也是从一无所有开始才一点点拥有了让我们羡慕的技术。

    我给大家讲一件事情,五十年我们国家发展没有石油,于是有一大批人走遍全国寻找石油,终于在东北大庆发现是储量巨大的油田。

    但是有石油得挖出来呀,正所谓“钻头不到,石油不冒”,那时我们没有钻头,只能找国外购买,一颗国外不到一万美元的钻头硬是卖给我们几十万美元,简直就是抢钱一样,怎么办?你不买?不买就没有石油。

    到了七十年代,国家石化的科研人员经过十几年的卧薪尝胆,自主研发喷射式聚晶人造金刚石刮刀钻头。

    七九年的春天,新型胜利钻头一次下井进尺三千米,创造了该类钻头单只进尺世界最高纪录!外国人都被震惊了,他们感慨一个穷国怎么会制造出这么厉害的钻头。

    这怎么制造出来的?不就是靠着一帮人奋斗出来的吗?中芯科技才成立五年时间,制造出的芯片已经达到了万安公司的标准,如果再给我们五年时间,我相信我们的芯片会强大到统治全世界,让全世界的电脑企业都跑过来和我们合作,那才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眼前这点困难又算的了什么?”

    黄坤教授身材瘦弱,但是声音洪亮且富有激情,听的工人们血脉喷张,仿佛再次置身于那个热血年代。

    黄教授停了片刻接着说道。

    “当然,我也承认我们现在的基础技术还不行,很多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承认这种差距,这种差距会制约我们芯片进一步的提升,不过仅仅目前这几个问题,我们是可以解决的,明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咱们再大干他五年!”

    黄教授举起手来对着大家喊道,所有人都把他的激情点燃,也都高举着手欢呼。

    “王大哥,想不到黄教授一大把年纪,却还是这么激昂,都比那些年轻人强得多。”

    刘琅很是感慨。

    “教授一向如此,其实我想知道,如果教授当年不回国,现在是不是也想丁怀忠和李政稻他们那样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呢?”

    “或许吧,不过毫无疑问,黄教授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元勋,未来必将会被无数人所铭记,丁怀忠那些人留给我们的只是尊敬而已,但黄教授、谢教授和周教授这些人留给我们国家的是无法估量的财富,这些财富会让我们国家拥有一根高傲的脊梁,你说哪一个更有价值呢?”

    刘琅反问道。

    “我们都是中国人,所以当然是后者,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籍的,他们在国人心中的价值远比一个个诺贝尔奖要多得多。”

    几位教授都在给学员们授课,刘琅也没打扰他们,在王海军的办公室里一直等到中午吃饭时候,当刘琅出现在食堂里众人才发现了他。

    “刘琅,你怎么来了?”

    周教授第一个发现看到了刘琅。

    “周老,我到这里有点事,正好看到您和黄老、谢老给大家授课就没有打扰你们。”

    刘琅赶忙回答。

    “你来也不提前告诉我们一声,孙虎不是有“大哥大”吗?打一个电话就行了,你可真是的。”

    “正好我也想溜达溜达,所以就直接过来了。”

    “这不是刘琅吗?你可是个大忙人,怎么特意跑到沪市来了?”

    谢喜德拿着饭盆也走了过来。

    “谢老,这次我可是来请求支援的。”

    刘琅回答

    “什么大事情?”

    黄坤此时也凑了过来,刘琅在阜城做什么他们一清二楚,北方工业集团如今也是有了巨大的成绩,他们几位可都是国内顶尖专家,北方工程刀具是什么质量一眼就看了出来,材料是国内最好的材料,其他企业也能买到,但是它的外形设计和工艺绝对是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这就是一家企业的底蕴,别人看到也做不来。

    听到刘琅有事几个人一下子来了兴趣,他们知道刘琅“手眼通天”,国内没有什么事情难不倒他,就算是他办不了,只要给副总理白为任打个电话就能搞定,白为任官职太高,那下面还有这个部长那个主任也是他的靠山,随便拉出一个就够了。

    如果这帮人还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一定是技术方面的难题了,刘琅还搞不定的技术,毫无意义就是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几位专家就喜欢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了,所以马上把刘琅围住。

    “各位各位,你们还没打饭呢,我现在肚子也饿了,咱们一边吃饭一边聊!”

    “哦,对,对,现在是吃饭时间大家先吃饭!”

    中芯科技伙食很好,工人的工资也很高,平均能达到每个月六百多块钱,这在央企中可不多见,都是当年成立时刘琅打下的基础,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后来中芯科技赚了钱,每年纯利润就三百多万美元,人家赚的多工资高一些也就正常了。

    几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有一些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不认识刘琅,老远看来都很纳闷,一个小孩子怎么和公司的“大佬”坐在了一起?

    “大佬?那个小孩子才是大佬!他就是刘琅,刘琅知道不知道?三岁高考状元,五岁时,也就是五年前他又带着黄教授他们创建了中芯科技,所以他是中芯科技的元老!”

    一个最早一批的员工小声说道。

    “什么?他就是刘琅?不过他不像是个十岁的孩子,我还以为是个初中生呢!”

    刘琅对中芯科技的贡献老员工都知道,新员工一般不太了解,毕竟公司成立才五年,员工学的是技术,对公司的历史不感兴趣,只有在公司工作时间长了,经过一些老员工的口口相传后才会知道一些背景,刘琅当然就是最具有话题和传奇性的主角。

    不过见到刘琅后那些新人还是有些意外,那就是对他身高有了疑问,这身高不像是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吧。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黄老的担心() 
刘琅现在个子都快一米六了,又瘦又小的黄坤也就一米六多一点,两人站在一起已经差不多,他的面容是孩子脸,但那种气质跟孩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刘琅在国人眼里就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代表着天赋和神奇,在曾经的那个年代里影响了太多的人,尤其是那些要考大学的学生,每天父母都在耳边提及这个名字,仿佛拥有魔法一般,但是这个名字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噩梦”,有多少学生在心里诅咒这两个字。

    当然,当他们真正考上大学再来讨论这个名字的时候,毫无疑问只剩下了嫉妒和羡慕。

    时光飞逝而过,现在已经很少有家长用刘琅来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了,甚至很多学生都快忘记了这个名字,偶尔提到也只是一笔带过,刘琅如今在做什么没有多少人知道,所以对大多人来说这个名字倒更想是曾经的历史人物遥不可及。

    刘琅引来了周围人的纷纷侧目,他也站起来向大家招手示意,很多人都纷纷问好。

    “刘琅,你在这里很受欢迎呀!有没有想过到中芯科技当领导?有你和海军在,我们这帮老家伙也放心了!”

    黄坤开口道。

    “算了,我自己的企业还一大堆事等着我去做呢,再说了,几位可正是风华正茂,我看再干十年也没问题,国家强大了,几位才好退休。”

    刘琅看玩笑道。

    “哈哈,你这个小家伙嘴巴倒是越来越贫了,好了,说说吧,到底有什么困难难住了你这个第一天才!”

    谢喜德把话题又转了回来。

    “是这样的!”

    刘琅把他的想法讲了出来。

    几个人一边缓缓的吃着饭一边听着,

    “国为公司?固定电话交换机?”

    这几个人都是顶尖专家对于通讯行业非常清楚,很多细节当然不用刘琅说明。

    “这家公司我知道,在粤省有些名气,不过通讯行业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他们代理交换机没有问题,如果自主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