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祚高门 >

第1240章

汉祚高门-第1240章

小说: 汉祚高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摇曳,激动得不能自已。

    “大将军目下巡察营伍,不在三台,但也知二公渡海远来归国,特命我于此迎接。请诸位先往三台,稍洗风尘,待到大将军归来,必盛情款待。”

    前来迎接崔卢一行的乃是新任的魏郡太守张坦,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坦际遇可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朝不保夕的降人成为堂堂大郡两千石高官,整个人也一扫旧年颓丧,脸上更是时刻焕发着难于掩藏的荣光。

    崔卢二人虽然乍入中州,少知中国人物,但是也知能够担任魏郡太守的绝对不是寻常人物。抛开魏郡于河北重要的地理形势,单单此地乃是北伐王师的中军大本营,他们对于这位行台新贵便不敢小觑。

    经过与枋头长达数年的对峙交战,邺城这个河北都邑早已经是残破不堪,王师收复此境之后,也并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大规模的营建,仅仅只是将三台旧址清理出来,暂时作为大将军仪驾所在。

    此境虽然营舍诸多,如漫天星斗错落分布,但王师真正的主力早已经继续北上,探入襄国南部并广平郡中。仍然驻留在此的,只有包括胜武军在内的豫州、河洛等军府将士几万之众。

    大将军暂居三台,行台众多部曹宫寺官员自然也随驾至此,跟随着王师的逐步推进而将收复领土复治经营。

    得知崔卢等人抵达三台,也有许多官员们前来观望,想要欣赏一下这些中朝以来便颇负誉望的名流风采。这种热情倒让崔悦、卢谌颇感受宠若惊,就连那种新入中州的不适也都渐渐被冲散。

    自身遭受围观的同时,崔卢等人也在打量这些行台任事之众,第一个印象便是这些任事者实在年轻、多有盛年英壮,这甚至让他们伤感于自身老迈不堪。

    第二个印象,便是这些行台任事之众的精神风貌,无论文武,俱都锐气十足,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令人动容的自信,目光笃定、言笑洒脱、举止也都豪迈有加。

    这样的特质,他们在温放之身上也曾看到过,当时还不觉得如何,毕竟名父之子该有如此气象。可是走入这王师大营,放眼望去俱是此类英流,哪怕是寻常的营中小卒,都给人一种匹夫不可夺志的锋锐,那就让人十足的震撼。

    渐渐地,他们也深受这种气象感染,就连岁月摧折而兼有佝偻的身躯都渐渐变得挺直起来,言笑声也渐渐放大,不愿让人看到原本的老朽衰弱姿态。

    如果说途行包括目下军营中所见种种气象,显示出行台上下对于此次北伐必将功成的信心。那么军营中各种旗号包括大将军宿处所摆设的种种仪仗,则就凸显出沈大将军于目下王师中绝对一人的权威。

    “护国大将军沈”旗号烈烈,三部羽葆、九旒鸾辂、黄屋左纛、节钺权杖,仪仗尊崇威严、无逊君王,足以彰显出这位南国权臣如今攀临、无与争辉的滔天权势。

    眼见这些之后,崔悦与卢谌对望一眼,各自眸中都有几分不自然。

    倒不是说他们对于这位沈大将军当国握权的警惕,又或悲悯于司马氏皇权的黯淡无光,他们本身既不是中兴旧人,也并非南渡主流的越府残余,严格说起来对于如今江东的皇室一脉其实乏甚认同感,而是因为这种臣强主弱的格局是不正常的,当中不乏隐患存在。

    当然,他们刚刚抵达中州,在还没有完全了解当下格局的情况下,是不会、也不敢在这种问题上贸然置喙,只是希望那位还未谋面的大将军一定要有足够控制局面的威望和手段,千万不要浪费这永嘉以来至今王道最为辉煌的大势局面。

    张坦将崔卢等人暂时安顿在三台附近之后,便告辞匆匆离开,他身为魏郡太守,眼下也是事务繁多,能够出面迎接这一行人已经算是十足的重视,自然不会长久陪伴下去。

    不过崔卢等人倒也并不寂寞,他们刚刚居住下来未久,便不断有访客登门拜访。

    得益于行台长年以来的舆论宣传,特别世语将刘琨列为中朝第一名臣,崔卢等人作为刘琨的旧部,其个人的名气并旧日事迹在行台治下也流传甚广,原本只能从书籍典章中阅读欣赏到的名流士人眼下实实在在出现在眼前,那些仰慕者们自然也难耐心仰,想要在第一时间得以瞻仰风采。

    当然若是据实以论,将刘琨推举到这样尊崇的位置上还是言之过誉。刘琨自有其功绩不假,但也绝对达不到中朝第一人的地步,且不说三国统一那一系列战事中涌现出的开国元勋,单单在永嘉之后,同为在北方抵抗胡祸的一众晋臣当中,刘琨真正的事迹较之祖逖也是远逊的。

    但是祖氏功业所托非人,祖约背叛晋国而北投羯国乃至于老死河北,行台哪怕再怎么宽宏博大,也不能将祖逖太过推崇。

    至于那些南渡中兴的名臣如王导、庾亮等,他们就是沈大将军崛起这一路上直接的障碍,能够保持哀荣不失且稍得公允评价已经算是大将军的雅量容忍,更加不会有什么吹捧宣扬。

    崔卢等人虽然风尘仆仆、非常疲倦,但是面对热情无比的拜访者们,也不好过分倨傲的避而不见,毕竟日后便要同殿为臣,无谓因此小事埋下龃龉怨望,因是只能强打起精神来与拜访者们座谈竟日。

    第二天午后,营禁突然变得严格起来,大将军将要回营,崔卢等人也都不敢怠慢,沐浴更衣之后便与一众行台官员们等待大将军的返回。

    将近傍晚时分,三台大营外响起雄浑整齐的马蹄声,数千骑士如洪流铁壁涌入营中,为首一人白马银甲,风采卓然,自然便是当下典午朝中第一人的沈大将军。

1402 中路小挫() 
沈大将军归营第一件事,便是换下那身招摇浮夸到了极点的装扮。

    且不说时下虽然已经入秋,河北仍然不乏酷热,大白天里顶着这样一身太阳能发电板一样的甲胄绝对是一桩酷刑。单单身在真正的战阵上,敢于如此张扬醒目的打扮,绝对就是纯粹活腻了。

    但是王师目下营伍众多,大将军在军中声望又是绝高无双,如今亲身统率王师北伐,巡察各边、鼓舞士气都是应有之义。唯有如此醒目张扬的装扮,才能让各路士卒更加轻松的察觉到大将军正在与他们并肩作战。

    而且跟那些真正浴血奋战于沙场的行伍勇卒们相比,这一点苦楚也实在算不了什么。

    若连这一点责任都不愿承受,那就未免太过矫情了,也就失去了一部分亲身北伐的意义,毕竟就算大将军真有盖世英武,也不可能亲临战阵杀敌,能够通过种种方法鼓舞士气,才是上下两便。

    如今这一套银甲白马的装束,已经成了独属于大将军的一个标志。

    随着北伐初期战事顺利的推进,眼下的邺地已经渐渐成为了大后方,但是由于战线的拉长,也不可避免会有一部分羯军游骑渗透到后方来,中军王师借着大将军的这种鲜明标志,布置了几次针对羯军游骑斥候的围杀,而那些羯军游骑也果真如飞蛾扑火一般,几次冲进王师的包围圈中,损失惨重,几乎丧失了敌后活动的能力。

    可见,装逼过甚招人嫉恨,哪怕没有雷劈,也令敌人们恨不能除之而后快。如果死物也可论功行赏,大将军这一身光鲜亮丽的银甲绝对功劳不浅。

    沐浴更衣之后,大将军便即刻召见早已经等候多时的胜武军桓宣并魏郡太守张坦等人,处理一下巡营这段时间所积攒下来的军伍。

    目下王师已经完全进入河北境内,单单中路前后营防战线便达百数里之长,一次巡营下来,最起码也要花费旬日光景。

    眼下桓宣除了统率胜武军之外,也担任中军后路都督,入前便开始禀告大将军,这段时间司豫之间又集府兵四万余众,等待发遣各处战场。

    这一次的北伐,沈大将军是要毕其功于一役,因是言之发尽举国之兵都不为过,单单中路王师目下便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兵力之多。基本上除了荆州、梁州、秦州等蜀中、陇右战场上的卒力没有征发之外,包括远在江东能够征用的兵力俱都集结北上。

    当然真正正面战场上需要的兵力自然不需要这么多,但这一次北伐可不仅仅只是几座重点都邑的进攻,而是河北全境的收复,因是中军这十五万兵力,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二都需要投入到地方上的肃清与安保。

    王师五月正式开战,目下襄国以南除了广平郡尚有一部分羯军存在之外,其他郡县已经悉数归治,这么大疆域的开拓,而且俱都是羯国旧年统治日久的区域,想要维持稳定,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暂且不说地方上有没有豪强势力的反扑,单单来自羯国的偷袭侵扰便是一个很难杜绝的问题。王师虽然兵力主体占优,但细微到河泽山野的控制上,仍然不能做到全无漏洞。

    中路战场上,信都以南还存在襄国与广宗这两处羯国据点。在此之前,谢艾所率领的中路前锋与羯国几次据点碰撞,因有大将军炮、强弓劲弩等攻伐利器的配合作战,这些据点几乎是摧枯拉朽的被拔除。

    几次小规模的会战阻敌之后,羯军也不得不承认王师在械用方面对他们已经形成完全彻底的压制,单单凭借着据点守戍已经不能阻止王师一路平推的步伐。

    所以开战一个多月后,羯国也在逐步调整战略,不再着重于要塞的经营,而是以野战侵扰为主。

    王师在攻坚方面表现出色,相应的对于后勤补给的保障需求便提高,随着羯军游师大举出没于郊野地带,也令王师攻势受阻,几路人马迟迟没有形成对于襄国的战略包围。

    单单目下在襄国与邺地之间,便活跃着羯国麻秋、石闵、朱保等大大小小十多股游骑势力。而行台王师中路真正成建制且战斗力强悍的骑兵机动力量,只有包括奋武军在内的万人规模。所以在中路军方面,行台于野战方面暂时处于下风。

    当然这种方面弱势,远不足以扭转这场战争走势,谢艾的中路前锋、胡润的中路右翼等三万人马,一直在缓慢坚定的向襄国推进,只要抵达襄国近畔能够发起攻城战,打掉羯国南路骑兵这一重要基地,便能极大程度的限制住这数万羯军游骑的活动范围。

    其实若仅仅将目标设定在收复襄国上,王师也不是没有应对方略。西路军韩晃主要是由骑兵构成,足足三万骑兵队伍一旦调入中军作战,甚至可以在重阳之前结束襄国的阶段战斗。

    但韩晃西路军目下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战任务,那就是沿太行山一线封锁住山西与河北的沟通。弘武军萧元东已经在西河郡向太原发起了进攻,一旦并州方面溃军自太行径道涌入河北,又会给整体战役带来莫测影响。

    并州方面或会出现的援军,也是羯主石虎目下所寄予厚望的助力,希望能够凭之扭转当下不利局面。

    一则羯族内迁年久,并州的上党、太原等地多有分布,虽然早年石虎擅权、残忍杀害夔安等一众羯族耆老,令得羯族人众与之产生一定的离心。但眼下羯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石虎也是一直在竭力号召延揽这些同族之众助他渡过难关。

    二则太原的石生本就不是什么雄壮之主,随着生存环境不断被王师所榨取,势力也在逐步的萎靡,石虎也是迫切希望能够将这一部分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