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写给女人幸福一生的忠告 [美]陶 >

第31章

写给女人幸福一生的忠告 [美]陶-第31章

小说: 写给女人幸福一生的忠告 [美]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嘴边的美餐,它只打了两个喷鼻就耷拉着脑袋———你看,这马多乖。”

  男孩看着细小的木桩和高头大马,陷入了沉思……

  我们无法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可是我们可以想一想这匹马为什么不挣脱木桩而获取自由?

  成功心理学研究认为,不是这小小的木桩拴住了马,而是由这小小的木桩所形成的心理牢笼限制住了马的勇气———这是一付由惯性打造的枷锁,比真实的枷锁更可怕。

  无论什么人,不失败是不可能的,因此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试想,没有失败,哪来成功呢?因此,失败了并不可怕,怕就怕失败之后形成一种奴性。如果一旦这样,这就只有永远“享受”失败的痛苦了。

  所以,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像抬头挺胸这样的小小习惯,只要你坚持下去,你也会受益匪浅。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在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心。马的工作是在外面拉车,驴子的工作是在屋里推磨。

  贞观四年,这匹马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被玄奘大师选中,驮着唐僧去天竺国大雷音寺取三藏真经。13年后,这匹马跟着唐僧经历了千辛万苦,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唐僧受到重赏,而马不是人,不可能受赏,所以又回老地方重操旧业。

  朋友见面,老马跟驴子谈起了旅途的经历。

  驴子听马讲了很多故事: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峻岭、火焰山的热浪、流沙河的黑水……

  神话般的故事,驴子听了大为惊异!

  驴子惊叹说:“马大哥,你的知识多么丰富呀!那么遥远的路程,那种神奇的景色,我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说:“我们走过的路程是差不多的。”

  驴子不理解:“哪里?我的确一点儿见识都没有长!”

  马说:“你想,我往西不断走的时候,你不是一天也没有停止拉磨吗?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而明确的目标,始终按照一贯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开了眼界,而你却被人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盲目地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就读一本书,即使把这本书都背下来了,眼界也是很狭窄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奇谈是在读了很多书以后的事情,而不是一辈子只读半部《论语》。查一查宋史就知道了。

  一个人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不断地往前走,即使遇到艰难险阻,心情也是愉快的。把握不住大方向,盲目地蛮干,后果是很严重的。

  滚滚的黄河向东流。在渤海的黄河入海处,生长着一条具有雄心壮志的鱼,决心到黄河的发源处去看一看。于是它逆流而上,开始了它的鱼生历程。

  这条鱼有很惊人的游技,一路上都游得很精彩。只见它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突破激流;穿过无数水鸟的追逐,躲过了很多鱼翁阻截,很轻松地就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壶口瀑布。

  这是鲤鱼跳龙门的地方,如果是鲤鱼,跳过了龙门就是成功。因此,很多鲤鱼在这里都要经过精心动魄的奋斗才能成功。可是这条鱼是一条飞鱼,一飞就过去了,跳龙门对它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可是跳龙门对它没有意义。

  穿过龙门之后,这条鱼又游激水奔流的青铜峡,进入了甘肃,直奔青海而去。一路上,这条鱼博得鱼们的不断喝彩。

  它没有在乎这些欢呼声,不停地往前游,最后游上了高原……

  雄伟壮丽的青藏高原就在眼前,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却在瞬间被冻成了一条冰鱼。

  很多年后,一群科学家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这条还保持着游姿的鱼———有人研究证明它是渤海湾生长的那种鱼。

  一位年轻的科学工作者感叹说:“这是一条最勇敢的鱼,逆行了那么远、那么长、那么久,比人还要伟大!”。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很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他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只有勇气,没有目标,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变成被冻成冰的鱼。行动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成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创造工作环境,优化工作程序

  卡耐基说:“如果桌子上堆满了信件,报告、备忘录之类的东西,即使这些东西已经处理过,也能使人产生混乱、紧张和焦虑。更糟的是,它会让人觉得自己有非常多的事要做,可不是没时间做,就是做不完。”

  像清理办公桌这样的小事,是应该当天就进行的。办公桌上乱糟糟的,影响观瞻不说,还会让你觉得有很多的事需要你去做,却又无从着手。这种情绪足以使你患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芝加哥西北铁路公司的董事长罗西· 输廉斯说:“一个书桌上堆满了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只留下手边有待处理的事,他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我们把这种清理叫做料理家务,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的教授约翰·史托克博士,曾在美国医药学会全国大会上宣读过一篇论文《生理疾病所引起的心理并发症》。

  在这篇论文里,史托博士说:“如果常常有一种必要或是不得不然的感觉,那么你一辈子就有做不完的事。”

  他的这种说法的确不错,像清理桌子,做各种决定等等,这些基本的事情往往给你造成压力———这种不得不做,那种也必须做,你当然就有永远做不完的事了。

  著名的心理治疗家威廉·山德尔博士,曾经用这种简单的办法让一个病人避免了精神崩溃。这个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初到山德尔博士诊所去的时候,非常紧张、不安,而且很忧虑。他说他可能会精神崩溃,可是他没有办法辞去工作,他需要帮助。

  山德尔博士说:“这个人正把他的问题告诉我,这时我的电话铃响了起来,是医院打来的电话。我没有与对方多讨论问题,立即作出了决定。我刚把电话挂上了,铃声又响了。这次是一件很紧急的事情,我花了一点时间讨论后,说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第三次来电打忧我的是我的一个同事,为一个病得很重的病人征求我的意见。当我和他讨论完了之后,我转过身来准备向我的病人道歉,可是他并没有不愉快的表情,而且非常的开心。”

  这个人对山德尔博士说:“不必道歉了,大夫!在刚才的那十分钟里,我想我已经知道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了。我现在就回我的办公室,改一改我的工作习惯……可是在我走之前,你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书桌呢?”

  山德尔博士打开他书桌的几个抽屉,里面都是空的———只放了一些文具。

  那位病人说:“请你告诉我;你没有办完的公事都放在哪里?”

  山德尔说:“都办完了。”

  病人接着问:“那么你还没有回的信放在哪里呢?”

  山德尔告诉他说:“都回了,我的规则是,信决不放下来。我都是马上口述回信,让我的秘书打字。”

  六个星期之后,那位高级主管把山德尔博士请到他的办公室去。他整个地改变了,他的办公桌也不一样了。他打开办公桌的抽屉,抽屉里不再有还没做完的公事。

  这位高级主管说:“以前我这两个办公室里有三张写字台,把我整个人都埋在我的工作里,事情永远也做不完。和你谈过以后,我回到办公室里,清出一大堆的已经处理过的报表和旧的文件。现在我只需要一张写字台,事情一到立即解决。再也没有堆积如山的做不完的公事威胁我,让我紧张和忧虑了。可是,最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完全恢复了健康,我现在一点病也没有了。”

  一个人能不能达到目标,很多都直接与细节有关,与习惯有关系。怜悯之心,人皆有之,用这种心态营养自己和他人吧。

  在某大学旁边的一家早餐店里,走进来一位衣冠楚楚的人,随便点了一杯牛奶和油炸馒头,走在桌边就慢慢地吃起来。这时,一位中年妇女,看样子40岁左右,可是实际年龄30左右,手里提着一个篮子,一眼就盯上了这位男士的皮鞋。几乎是一种默契,男士很自然地把脚伸了过去,看这位妇女粗糙的手在光滑的皮鞋上流动。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个老头走了过来。这位老头手脚上都长满了癞疮,还加上一个跛脚,用令人作呕来形容简直是恰如其分的。男士的眼睛早就看见老头了,可是他故意低着,一定是害怕老头的这副尊容影了自己的食欲。老头向男士伸出肮脏的手,嘴里什么也没说,因为这个架势一定是行乞。男士不是舍不得那块儿八毛的,而是看不得老头的样子,看来讨口也应该有一个不损市容的长相。

  店主人看到这种情况,害怕这样的肮脏老头坏了自己的生意,急忙走了过来,拿出几张皱皱巴巴的零钱,叫老头快走。可是老头谢过主人之后,又晃动手中已经变成黑色的塑料瓶,要一杯水。老板用手指了指,意思是让自己到茶桶那里自己盛。可是,老头很少见到这样的场合,所以一片茫然。

  这一切,男士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他没有这种闲心转过身去帮老头盛茶水。男士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红色,好像在为自己行为感到抱歉。妇女拧开瓶盖,甩了甩里面残水,在龙头下面接了一瓶水,然后又用本来已经够脏的手把瓶口擦干净,拧紧瓶盖,递给老头,说了声“走好”。

  做完了这一切,妇女回到男士的身边,接过男士递过来的钱,数也不数,就又去揽自己的生意去了。

  男士走出门去,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想,自己作为一个博士,怎么连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呢?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低头看着自己的皮鞋,觉到自己也应该多一点同情心,何必那样?

  人是应该有一点怜悯之心的,有人说过,世界上最温柔也最有震撼力的就是怜悯。怜悯是情感的一脉活水,有时漾开一片柔波,有时翻起一阵波澜,不仅可以体恤别人的心扉,还可以净化自己心灵。

  我们的心灵不要被冷漠和自私代替了。怜悯是人用心灵点燃的人为之烛光,她温柔而细腻,可以感悟生命!

  事有轻重缓急,凡事不论孰大孰小、孰轻孰重,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会让你一头雾水,整天忙忙碌碌,困苦不堪,到头来很多关系重大的事却没有办好。这是很不划算的。有的人很多小事都一概不管,工作看起来“丢三落四”,可是到头来还是他们得到上司的青睐。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做的是重要的事,他们能按照重要性先对工作进行排序,然后按照顺序有计划地做。

  查尔斯·卢克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12年内变成了培素登公司的董事长,每年10万美元的薪金,另外还有100万美元的进项。

  他为什么如此成功呢?

  卢克曼说:“就我记忆所及,我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因为那时我的头脑要比其他时间更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