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 >

第15章

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第15章

小说: 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极拳源于技击,虽然动作看似柔缓,但每招都暗藏攻防之法。这招“搂膝拗步”在向左或向右推掌(攻击)的同时,下方的另一只手则要搂开(拨开)对方向我攻击的拳脚,此为防守也。推掌攻击的手在身体上方,而搂开敌方的手则在身体下方的“膝盖之上”位置,手掌的动作(上推掌、下搂膝)学会了,那么,脚步的动作(拗步)也就顺势做出来了,基本不需要再学。

初学的朋友们,只做“左右推掌”的基本动作就可以了,以免贪多嚼不烂。

第五章 天赐良药,唾手可得 用太极治病,四两拨千斤(2)

    这个动作能够很快打通您全身的经络,让元气上下贯通,有了心血管疾病,你多练这个方法就可以少吃药了,效果还更好。

太极抱球“补肾精”

先双手环抱“太极球”,然后“合久必分”,两只手顺势分开摆动,其动作如同野马分鬃一样飘逸。

帮助受苦受难的五脏六腑,用此法甚好,此法特别能大补您的肾精,坚持练习能够让您每天精力百倍。

云手一推“心无碍”

云手,就是两只手轮流做着向外拨打的动作,您自己不妨试着比划一下,要记得把柔中带刚、行云流水的感觉加进去。

练习一段时间后,手和脚的动作就慢慢开始“行云流水”,一般练到这个程度,您脾胃不会发生任何问题,这是保证您后天之本永远基业长青的好方法,如此,您就能“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达到佛家所言的健康最高境界。

金鸡独立加蹬脚,大道至简寿命长

“金鸡独立”就是一腿站立,而另一条腿抬起。“蹬脚”就不用多做解释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别小看这两个简单至极的动作,却对养生有颇多功效,能够修阴壮阳、把好气血引到身体的病灶上去,特别能够补养您的肺气,让全身免疫力大增,能最快改善人身上的亚健康状态。

揽雀尾——除病迎新人似仙

揽雀尾的意思是做手揽孔雀尾的动作。

这个动作是想像先把体内的“疾病”往身体近处引,然后推出去。如此一来一回,前后三次。

第二次迎来送往,则是有意识地将体内顽疾往“侧方”迎引,然后再送出。这就好比在技击上,打人并不直接打,而要先让对方靠近自己,这样自己打出去的劲力,相当于“自己之力+对方之力”。太极拳借力打力、借力祛病的道理,就在于此。

第三次迎来送往,则是有意识地将疾病往“正面”迎引,然后再送出。一收一送,体内的凛然正气就似排山倒海。

我建议初学此法的患者朋友,单做第一个迎来送往的动作就可以了。只练这个招式就能补肾养精,让人精力倍增。

要记住,您在学习太极养生的时候,没必要去追求动作的标准、精确,只需要求得一点真意,然后举一反三就可以了。您看,风靡中国的健康养生《求医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先生也练太极拳来养生保健,大家肯定都想不到,他的太极拳打得却连“简单的姿势也不像”,看看先生本人是怎么说的吧:

本人三生有幸,几年前偶遇太极恩师李宝良先生,老师弟子众多,很多师兄太极拳打得是“游龙戏凤”,潇洒飘逸。而我的拳法套路打得总是“熊头狗面”,浑混不清。老师平日当众对我也颇有微词,说我太笨,简单的姿势也学不像。

但与老师私下交流心得时,老师对我却大加肯定,说我已经悟到了太极拳的心法意趣。至于形体姿势,若愿意打得漂亮些,则赏心悦目,更为理想,若只是寻求太极意境,姿势倒不很重要,照样可以“哑巴吃蜜”,乐在其中。

两手交叉——“性命无忧”

练此法时,两手交叉如十字。在武学中的含义是交叉手以静待动,应敌变化。练此法时,求的是健康至境——平心安神。

练完“十字手”之后,您的双手再由升到降,恢复平常的站立姿势就行,这样,才对身体有一个圆满的交代。

说了这么多太极养生祛病的道理,生活中,有人还会追着问我,舒大夫,您能不能把每个动作、招式的养生具体功效、能调理什么疾病都告诉我们呢?其实,太极功法的所有动作都是诸病通治的,都是保养人的精气神的,都是对五脏六腑的全面调理,正如明代名医张景岳所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

精简太极拳 五脏六腑 精气神

一升一降“调阴阳”(起式) 肝 气

前后推掌“通气血”(第一式:卷肱式)





左右推掌“祛三高”(第二式:搂膝拗步)

太极抱球“补肾精”(第三式:野马分鬃) 肾 精

云手一推“心无碍”(第四式:云手) 脾



大道至简“舒筋骨”(第五式:金鸡独立) 肺

大道至简“身心命”(第六式:蹬脚蹬脚)

除病迎新“求真意”(第七式:揽雀尾) 肾 精

身心双修“在当下”(第八式:十字手) 心 神

一升一降“调阴阳”(收式) 肝 气

第五章 天赐良药,唾手可得 “把一天养好”,就相当于养好了一年(1)

    我建议不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辈子’来养,各位再忙碌,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各抽出十分钟来养生,不就相当于春夏秋冬四季都养了吗!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一位编导找到我,商讨做中医养生节目的事宜。他说,我们想做一期“养生和四季”的专题节目,让人们在春、夏、秋、冬学会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我告诉他,《黄帝内经》里有专门讲述四季养生###的篇章,要求人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还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具体方法。我还告诉他,不仅要坚持四季养生,还要把四季养生的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中。

如何落实呢,“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才是最好的,你如果喜欢我在书里提出的“精气神修炼法”,那么坚持使用。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个好方法,这是黑龙江省80多岁的著名老中医郑侨先生独创的。

春天气温,“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所以晚上9时要睡觉,早5时起床。

夏天气热,“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睡眠改为晚9时半,早起床仍为5时。

秋天气凉,“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晚9时入睡,而早起时间为5时半。

冬天气寒,“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晚8时半睡眠,早6时起床。

老人家行医济世六十多年,真正做到了“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所以,每次当我有机会作养生讲座的时候,我都会把这位老中医的养生秘诀向大家介绍。

还有一次,我在给一个国学班的讲课中,碰到了几位能够把养生心法运用到“拈花微笑”境界的企业老总。

那次我讲《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要下课前,我把我认为最经典的段落作为讲课的结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台下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微微点头。因为这段话不仅可以用到人的身体上,对于企业的健康乃至于社会的健康也都用得上。

在接下来的互动讨论环节,这批商业精英们,不自觉地把数字化思维用到了养生里面。

这时,一位证券公司的董事长举手发言:“诸位,我有个发现,每天养生十分钟,相当于春夏秋冬某个季节的养生。”

他说:“像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已经人到中年。就算活到###十岁,也就平均剩下不到40年的时间。请注意:每天睡觉时间八个多小时,占了全天时间的1/3。那么,我们每个人其实只有25年左右的生命‘净资产’,说得浪漫一点,也就剩下100个春夏秋冬。

如果从现在开始养生,把‘每一天’当成你未来生命的全部。那么,一天除去睡觉的时间,就有16个小时,合计近1000分钟。

我们来算一算一天的1000分钟和一生剩下的100个春夏秋冬,岂不是每10分钟就对应着你生命岁月的一个季节?

我建议不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辈子’来养生,各位再忙碌,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各抽出十分钟来养生,不就相当于春夏秋冬四季都养了吗!

我们这些商务人士,总抱怨自己的时间紧张,没时间养生,所以就有很多英年早逝的悲剧,我们一定要警醒啊!”

看到这些忙碌的商界精英对养生有了发自内心的认识,我特别高兴。此时,我想到了一个禅宗故事,和养生有着本质的契合。

我对他们讲:

第五章 天赐良药,唾手可得 “把一天养好”,就相当于养好了一年(2)

    有个人失足掉下了悬崖,万幸的是他抓住了一根爬藤。然而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他看到一只老鼠正在啃咬他抓住的爬藤,而此时他已经精疲力竭,脚下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这时,这个人该怎么办呢?恐惧、放弃都是没有用的,他想起了禅宗‘活在当下’四个字,因为,每一刹那的当下,就是人生的一个缩影,如果诸多刹那间充满恐惧、疾病,那么,生命就多灾多难。于是,他放下心来,腾出一只手去摘悬崖上长的野果子,不去过分把心放在那个啮咬悬系生命爬藤的老鼠上……至于这个人的结果如何,是吃了野草莓,把那一刹那延展成甜美、平和的生命结局,还是有了力气而抓住另一根坚固的爬藤而脱身,这已经并不重要了!

相信这样的人生绝境,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在商海竞争中切身遭遇过。但如果我们能像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把每一刹那都视为生命最绚丽的部分,那么,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生活,何尝不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呢!

略汗运动排大毒,气血畅通百病灭

不管做什么样的运动,只要达到略微汗出,就能达到排毒治病的最佳效果,而不必硬性规定运动的时间。我指导过很多病人用这种运动排毒法进行疾病康复的辅助,真是屡试不爽、立竿见影!

我的邻居张大妈是个养生爱好者,时常喜欢和别人介绍她的养生经验:“养生要进补,多吃营养品,再加勤锻炼,保您身体棒”。

我笑着对张大妈说:您的养生顺口溜,编得真是太好了!你看,我能不能续上一句呀?张大妈乐呵呵地说,您是医生,我巴不得让您指点指点呢。

我沉吟片刻,接着张大妈的顺口溜说道:“补正又攻邪,百病都不生,运动排毒法,略汗最相宜”。我的顺口溜编得有些拗口,只得和张大妈细细解释:

中医里有个很有趣的典故,叫做“闭门留寇”,说的是古代有位王爷,时常宴请天下豪杰。天晚了,就邀客人在他的王府留宿。夜晚关闭大门后,那些混入客人中的盗寇也同样留在王府之内,开始大肆偷盗……

这和养生有什么关系呀?张大妈心直口快,打断我的话。我笑着对她说,您老吃的补品,不仅是您自己在享受,您身体里的病邪也在偷偷跟着享用啊!如果养生光靠进补,既补了正气,也补了病邪啊。就像我讲的典故里的那位王爷,既留下了英雄,也留下了盗寇。

张大妈恍然大悟,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快告诉大妈,怎么才能把病邪赶跑,我也不愿意留什么寇。我呵呵而笑,因为这里面的奥秘还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