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走出华为 >

第35章

走出华为-第35章

小说: 走出华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5章 华为:牙痛要拔牙(1)
            汤圣平 
             

              1。 牙疼不拔牙?
              ? “冬天做手术是最不易感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是华为改革的最佳时机
              ? 只要一天不把这些坏牙拔掉,华为就会继续难受下去

              我没有去求证牙疼是不是应该把牙拔掉,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需要把坏牙立即拔掉的。不过,无论拔还是不拔,王志东所谓的“牙疼拔了牙”是说在新浪出现危机时他急着采取了行动,结果激化了矛盾。王的说法对新浪而言是有道理的:新浪的人事斗争由来已久,历史包袱多,业务呈直线下滑等等。
              华为却不一样。华为的人事脉络清晰,内部关系单纯,任正非的地位无可撼动,像王志东遭遇的“逼宫事件”在华为是不可想象的。华为目前所处的经济形势也是最适合的改革时机:经济效益不好不坏,保证了改革的配套措施有较好的经济保证,利用“冬天”时组织扩张基本消停,以及经济出现徘徊的口实,能使改革具备充分的心理准备,员工也能够对此深刻理解。
              我不知道华为的裁人以及其他改革会不会顾及社会和政府的反应。不过,我觉得关键是措施要稳妥、完善,不要留后遗症。裁人不是什么难看的事情,在企业经营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举措了。
              “冬天做手术是最不易感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是华为改革的最佳时机。如果在行业春天到来后华为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张,这些问题不仅会被掩盖起来,而且还可能会滋生蔓延下去。无论如何,只要一天不把这些坏牙拔掉,华为就会继续难受下去。
              华为,牙疼要拔牙。
         
            第35章 华为:牙痛要拔牙(2)
            汤圣平 
             

              2。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 自由雇佣不是为了让人们干上几年就走,自由雇佣也要呼唤长期的合作
              ? 如果剩下的兵都是没有战斗力的兵,你这营盘就不是铁打的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看到某媒体重点记录了前华为员工说的这句话时,忍不住又要多说一句:这种思想要不得。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句话的出处———军队。军队的确是需要人员流动的,而且是制度性的一茬茬更换。打仗靠的主要是年轻人。企业不一样,固然是流水不腐,但企业的活力并不是来自于过快的流动,所谓的自由雇佣不是为了让人们干上几年就走,自由雇佣也要呼唤长期的合作。
              其次,我们要看清楚“营盘与“兵”的关系。如果兵都走了,如果剩下的兵都是没有战斗力的兵,你这营盘就不是铁打的了。
              华为的流动已经有些不正常了。流失了如此多优秀的人才,流失了本来想在华为继续做一番事业的人才。华为应该反思,我对员工这么好,发放如此高的薪酬,提供这么好的培训机会和工作机会,他们为什么还不珍惜,还要纷纷离去?如果华为还在自得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么华为还是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涌动,改革当然也就不可能到位,甚至还不可能开展。

            第35章 华为:牙痛要拔牙(3)
            汤圣平 
             

              3。 降薪不裁人?
              ? 比这不得要领的还有,华为现在一门心思抓浪费,据说1张复印纸也要控制
              ? 华为现在的核心问题是人员过多,裁员才是治本

              “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以及事业成长暂时受挫阶段,或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启用自动降薪制度,避免过度裁员与人才流失,确保公司渡过难关。”
              这是《华为公司基本法》中的一段原话。我认为这一条写得很好,非常有人情味。1997年在“华为电气”,2003年在华为都实行过降薪制度。降薪的对象主要是总监级以上的干部,幅度在10%左右。
              但是,如果现阶段华为为这条原则所累那就错了,这条原则不符合现状。华为现在的核心问题是人员过多,裁员才是治本,也可一并解决人工成本支出过高的问题。
              比如前面说到华为降低出差补助的案例,看似在降低成本,我认为简直就是不得要领:
              (1) 降低员工的收入说明华为对人员过多还没有治本的打算,人多了就得裁,否则就成了大锅饭。
              (2) 
            高薪是华为的最大优势之一,虽然利润在下降,可你面对虎视眈眈的对手,你一定要强化你的优势,起码不能失去优势。相对于前几年华为出去创业居多的情形,2003年出走者更多的是跳槽到了竞争对手那里。华为的薪酬优势已不明显,华为近两年股票得利锐减,员工收入与主要对手相比基本已无优势可言。我相信被对手挖去的,多为优秀人才,相反那些能力较差的人,他们才会选择等待和观望,权衡收入的降低与“大树底下好乘凉”之间的利弊得失。
              (3) 
            谁在大范围内跑动出差?是基层销售人员,系统部主任一层基本都在办公室里做管理了,华为把补助降了,最后损失的是本来收入就不多的一线基层销售人员,军心是不是会有些动摇?比这不得要领的还有,华为现在一门心思抓浪费,据说1张复印纸也要控制。控制不是不对,但是,有没有一些本末倒置之嫌呢?
            第35章 华为:牙痛要拔牙(4)
            汤圣平 
             

              4。 裁普通员工不裁干部?
              ?誗 因此我担心,如果华为以后真的要裁人,裁来裁去最后还是要落在普通员工身上
              ?誗 就当前而言,依我来看,华为现在最需清理的是中层干部队伍

              华为的公平是我一贯称颂的,但是具体到淘汰员工时,华为一般都是从新员工以及普通员工先下手的,职位较高的干部把上亿元的项目和市场丢了,处分是要给的,但在华为的职业生命还是安然无恙:或调动或降职使用。因此我担心,如果华为以后真的要裁人,裁来裁去最后还是要落在普通员工身上。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一个逻辑:干部的能力比普通员工强。但一定要弄明白:
              (1) 不同的位置需要不同的人。工蜂、蜂后是因为它们不同的职责才能形成一个蜜蜂社会。工蜂没了,蜂后自然也就没了。
              (2) 考核一个人行不行要对照他的岗位要求。不能把领导和老百姓放在一起考核。
              (3) 
            一个能力强的人并不代表他工作就很优秀。比如,一个主任把主要的客户关系据为己有,客户肯定直接找领导,不会找销售人员,这样反而降低了组织的效率。
              (4) 人才成长的通道是需要制度建设的。林肯再伟大,也不能让他终身当总统,否则社会人才怎么能活动起来。
              (5) 人力资源在配置上的导向不同,其意义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就当前而言,依我来看,华为现在最需清理的是中层干部队伍。因为“虚拟官位制造法”制造最多的就是中层干部。相对来说,华为中层干部是承担压力和实际收益差距最大的群体。如果说到稳定,高、中、基3个层级中,中层干部也是最容易稳定的。另一方面,由于华为的高层领导年富力强,中层干部上升的空间也比较有限,因此整体而言,他们的活力就显得差强人意。如果能够有效地清理出去一小部分人,也许就能把其中更多的优秀人才激活。
              从管理上来讲,有一支精明强干、高效运转的中层队伍,对企业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第36章 华为:中国企业管理的经典案例(1)
            汤圣平 
             

              在本书中,我一直试图去解析华为的成功,华为的危机,以及华为成功和危机背后的规律。但即使是写到了最后一章,我仍然觉得有些勉为其难。由于我的水平和视野所限,或许没有全部、准确地把一个精彩的华为呈现给大家。好在一本书的价值是靠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有了你的睿智和深刻,我们对一个中国企业命运的关注和洞察就会精深的更多。而且,我至少会坚信,你一定和我有了一个完全的共识:无论如何,华为公司都是一个足以引起企业界、管理界好好地、仔细地去品味的一个公司。

              1。 华为是一个“奇迹”吗?
              ? 所以,不是很多城市既是天堂又是地狱,但纽约就是,因为它是纽约,甚至不是伦敦
              ? 试想中国有哪个一年有27亿净利润、让世界巨头畏惧三分的公司如此“折磨”自己
              ? 
            否则,就会误解一个创新的、真正的高科技公司,就会误解一个优秀的、有异于我们传统视角的华为,就会误解其实已经广泛存在的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不想说华为的成就是个多么大的奇迹,而只是想说说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一直在疑惑的一个“奇迹”:如此一个充满着危机的公司,它怎么样能够如此地成功呢?
              我们习惯把一个企业、一个事物的“美”描述得无可复加,同时,我们又乐于去听一个耸人听闻的“丑”。但更重要的,不是说“美”和“丑”不是事实,而是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说清楚它为何“美”,为何“丑”了,对它的最终定位是什么。
              当我们把突出的“美”和“丑”放在一起时,有人认为这就是互相矛盾。因为我们通常把一个事物颂扬一番后,开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再加上个“但是”,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成绩是主要的,困难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反过来,也是。这看起来似乎很客观。
              但我认为,这还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人的品德和个性不仅是双重的,甚至还是多重的,只有我们人性化地看待一个人,我们才能把他看清楚。同样,我们也要人性化地看待一个公司,包括它的各个方面。
              华为更多的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傻子”。即使如此,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把别人当“傻子”。
              当然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丰满的人性并不代表就一定有突出的美与丑。但是,华为不一样,不能用传统的中国企业的模式来看华为。华为从事的是充满冒险和创新的通信业,拥有一个个性鲜明、感情丰富的领导,一个中国最集中、高素质、充满幻想的人才队伍,坐落在富有活力、开放自由的深圳。而且,这些因素在可以称为“中国最优秀企业”的成功下,又被放大了一层。所以,不是很多城市既是天堂又是地狱,但纽约就是,因为它是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