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宏观经济学 >

第89章

宏观经济学-第89章

小说: 宏观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加的通货膨胀为代价,完全是劳动市场供求状况的信息不完全,以及增加雇用量必须有递增的费用来解释的。   
    必须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失业,尽管可能有一部分是如费尔普斯所说的,自愿离职去寻觅更称心满意的工作,但有更多的工人是由于企业主解雇而失业的,这种失业显然不能用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去解释。            606   
    。   
    095。现代西方经济学   
    因此,有些人用劳动的“流动性”的不完全性去解释这种被企业主解雇而暂时未能就业的失业。所谓“流动性”的不完全性是指工人在同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主之间,不同行业(例如衰落的纺织业与新兴的电子工业)   
    之间,以及不同地区(如衰落地区与新兴的地区)   
    之间的流动,不能瞬时完成以致暂时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由于劳动市场的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劳动流动性不完全性引起的暂时的失业,通常称为摩擦性失业。如果劳动流动的不完全性导致更长期的失业,包括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劳动者的素质不能适应技术水平的变化等等原因而陷于长期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   
    总之,按照60年代后期,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等“自然失业率”假说,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失业工人,包括①认为实际工资低于劳动边际负效用的自愿失业;②源于信息不完全的“寻业的失业”   
    ;③源于现行劳动力流动性不完全的摩擦性失业,以及④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发生变化,劳动的流动性和技术水平不相适应的较长期地处于失业状态的结构性失业。   
    第六节“滞胀”的成因与对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迄至60年代后期的25年间,美国和所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繁荣与衰退交替更迭的经济周期依然存在,但周期时间缩短(平均4—5年)   
    ,波动幅度很小,衰            60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95。   
    退期间经济持续增长,只是发展速度下降。实际国民收入环绕着潜在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会有的国民收入)上下波动的同时伴随着持续的爬行的通货膨胀。   
    但是,自7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最棘手的头号经济难题,不仅出现了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同时并存的“滞胀”   
    ,而且为了遏止通货膨胀所需承受的失业和国民产出的损失,特别是西欧国家1980年以来急剧扩大。见表35。   
    1。   
    表35。   
    1通货膨胀与失业   
    美美英意大利法德日本GNP消 失消费物 失消费物 业消费物 失消费物 失消费物 失胀指数 业价指数 业价指数 业价指数 业价指数 业价指数 业1982-100率1982=100率1982-100率1982-100率1982-100率1982-100率196030。   
    9   
    5。   
    215。   
    3   
    1。   
    513。   
    6   
    5。   
    621。   
    2   
    1。   
    442。   
    3   
    1。   
    322。   
    4   
    1。   
    6533。   
    8   
    4。   
    518。   
    3   
    2。   
    217。   
    2   
    5。   
    325。   
    4   
    1。   
    548。   
    5   
    0。   
    330。   
    1   
    1。   
    27059。   
    3   
    8。   
    542。   
    1   
    4。   
    334。   
    2   
    5。   
    847。   
    8   
    4。   
    073。   
    5   
    3。   
    667。   
    7   
    1。   
    97559。   
    3   
    8。   
    542。   
    1   
    4。   
    334。   
    2   
    5。   
    847。   
    8   
    4。   
    073。   
    5   
    3。   
    667。   
    7   
    1。   
    98085。   
    7   
    7。   
    182。   
    4   
    6。   
    472。   
    9   
    7。   
    578。   
    8   
    6。   
    389。   
    7   
    3。   
    092。   
    9   
    2。   
    08210。   
    0   
    9。   
    710。   
    0   
    1。   
    310。   
    0   
    8。   
    410。   
    0   
    8。   
    110。   
    0   
    6。   
    110。   
    1   
    2。   
    485110。   
    9   
    7。   
    2116。   
    5   
    12。   
    2138。   
    7   
    10。   
    1124。   
    7   
    10。   
    2108。   
    1   
    8。   
    1106。   
    3   
    2。   
    688121。   
    3   
    5。   
    5131。   
    7   
    9。   
    3161。   
    2   
    1。   
    8135。   
    4   
    10。   
    3109。   
    3   
    7。   
    0107。   
    7   
    2。   
    5   
    资料来源:戈登(R。   
    Gordon)   
    《经济学》190年第5版,附录。   
    一、通货膨胀周期的四个阶段   
    以上各节已经分别从理论上解释战后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这里再集中在一起概要说明与经济周期相伴而生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更迭的通货膨胀周期(infla-tion   
    cycle)的全过程。   
    (1)源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缺口图35。   
    6(a)表示,原来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实际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Y0,物价水平=P0。假设货币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上移到AD1,其结果,总产出从Y0            608   
    。   
    295。现代西方经济学   
    增为Y1,物价水平从P0上移到P1,接下去,由于工资和物价上涨,AS0上移到AS1,假如货币供给量适应性增加,AD1上移到AD2,物价再涨到P2。……,这就是,包括需求与预期两种因素形成的工资与物价相互推进的通货膨胀。            60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95。   
    (Ⅱ)消除通货膨胀的缺口图35。   
    6(b)表示,当物价水平从(a)图的P0上涨到P2以后,货币当局为了遏止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停止增加(AD2保持不变)   
    ,但需求因素与预期因素使得AS1曲线继向上移动,在这过程中,物价继续上涨伴随着Y的逐渐减缩,直到AS2与AD2相交于E3,物价上涨到P3,实际国民收入恢复到出现通货膨胀以前的Y0的均衡条件是MV(AD2)   
    =P2Y1   
    =P3Y0,这时,劳动市场需求过多引起的工资上涨完全消除。   
    但是,经济并不会就此稳定下来,原因是预期因素仍将继续发挥作用,导致AS2继续上移到AS3。   
    (Ⅲ)   
    “滞胀”阶段            610   
    。   
    495。现代西方经济学   
    图35。   
    6(c)表示,通货膨胀周期转入第Ⅲ段,“滞胀”   
    阶段。   
    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当物价水平年复一年持续上涨,通货膨胀成为日常生活的正常现象以后,虽然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社会经济已处于短期均衡的E3(Y0,P3)点,人们预期物价仍将一如既往上涨,就是说,预期通货膨胀的惯性导致AS2向上移动到AS3与AD2相交于E4(Y4,P4)点为止。从E3(Y0,P3)点→E4(Y4,P4)点,这就是1973—75年间,西方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第一次经历到的“滞胀”   
    :物价水平从P3上涨到P4伴随着实际国民收入从Y0减缩到Y4(MV(AD2)=P3Y0=P4Y4)。   
    (Ⅳ)经济复苏阶段图35。   
    6(d)表示社会经济从经济衰退(depresion)或萧条(slump)转入复苏阶段。   
    E4(Y4,P4)点表示“滞胀”   
    阶段的结束。这时大量失业迫使工资下降,同时随着经济衰退的深化和货币紧缩政策持续下去,预期因素反转向有利方向,在这场合,假如货币供给量继续保持不变(AD2保持不变)   
    ,随着工资和物价下降,就业和生产逐步增长,一直到物价水平降到P3,国民经济重新恢复到充分就业为止。凯恩斯主义者一般认为,依靠通货紧缩(物价下跌)   
    ,来恢复均衡的过程,可能长达好几年,在这期间,不仅许多工人陷于失业之苦,由此损失的国民产出极为可惜,所以主张及时增加货币供给量,AD2向右上移到AD3,宏观经济在更高物价水平(P5>P4)上恢复充分就业均衡。但也有人担心,可能又一次出现从P5开始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更迭的通货膨胀周期。            611   
    现代西方经济学。   
    595。   
    二、“滞胀”   
    阶段的长度——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争论在美国,关于“滞胀”阶段,凯恩斯主义者相当悲观,认为需要经历较长时期的严重经济萧条才能转入经济复苏。其主要论据有二。一是工资的增长具有自我地持久地运动的趋势。据认为,工人们关注的是自己的工资率与相关职业和行业的相对关系,由于劳动合同一般涉及到三年,当超额需求导致许多现行劳动合同按照过去的通胀率(例如10%)决定工资增长率时,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工人协定新的劳动合同时,一般坚持工资增长率接近10%,虽然超额需求的压力已大为降低,这种情况称为工资—工资相互推动螺旋上升。其二是预期因素,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人们通常根据以往长期经验预期未来,当通胀率开始下降时,人们认为这只是暂时现象,所以除非有足够的新的证据表明通货膨胀的长期趋势已发生变化,人们才会改变他们的预期。这样,工资协议之间的相互追逐向上看齐,加上预期的缓慢调整,意味着“滞胀”阶段是一个长时期过程。   
    货币主义者持乐观态度,其论据主要是,工资协议主要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决定,因此,一旦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时,新的工资合同将很快低于预期通胀率,工资下调的唯一时滞只限于已经签订的尚未到期的长期劳动合同。其次,货币主义者和理性预期学派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