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成功有约-高效会计手册 >

第25章

成功有约-高效会计手册-第25章

小说: 成功有约-高效会计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 (临时会议),应有口头议程, 

     以保证与会者有所准备并按照会 

     议议程进行讨论。 

      (3)与会者不适当(过 

     多或过少)。                          只接纳需要出席的人。(4)开会时间不 

适当。          保证选择恰当的时机。 

      (5)地点不适当。                       选择的地点要与会议的目的相一 

     致,能够避免各种打扰,有充足的 

     必需物品,距离大部分与会者最 

     近。 

      (6)没有计划。                     考虑和安排适当的计划,以期开最 

     有效的会议。 

      (7)会议过多。                        检查有无“定期”开会的必要;偶尔 

     停开一次,看看会发生什么;或者 

     在允许的条件下削减会议时间。 

      (8)会议过少。                        根据参与管理、信息交流和协调合 

     作的需要,相应地作出安排。 

      (9)不全面的会议通知。                    发出的书面通知应具有全部要点, 

     包括预期的建议和必须准备的各 

     种材料。 

      (1O)不按时开会。                      按时开会 (如果为了等待迟到者 

     而推迟开会,领导者就是惩罚了 

     按时到会者,而奖赏了跚跚来迟 

     者!)。 

      (11)会间社交活动。                     把社交活动留到更恰当的场合, 

     在会上只许一心投入会议的议 

     题。 

      (12)允许打扰。                       做出明确的规定,井让每一个人 

     知道;除非是非常紧急的事件, 

     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打扰;传送 

     消息要在中间休息和午餐时进 

     行。 

      (13)偏离会议议题。                     期望并要求坚持既定的议程,随 

     时制止各种形式的“隐蔽议程”。 

      (14)没有规定会议结  对会议和需要讨论的各项议程的时束的时间 

或者没有给              间限制要与问题的重要性相一致。各个议题分配时间 

      (15)要求别人陪会                 预定任务完成以后就可离开。 (16)犹豫不 

决。               时刻专注于目标并竭力促使其实 

     现。 

      (17)没有足够的信 

     息便做出决策。                     召集会议之前要得到不可缺少的信 

     息资料,并最大限度地使用它。 (18)不按时结束会议。                                       按时结 

束,否则无法马上计划后 

     面的时间。 


… 页面 102…

      (19)未做会议总结。                    对各种结论作出总结,以保证思 

     想统一,并提醒各个与会者,使 

     他们明白自己所分配的任务。 

      (2O)没有会议记录。                  简要的会议记录中要包括各项决 

     议、分派事项和最后时限;当天会 

     议记录当天分发。 

      (21)没有贯彻。                  要保证所有的决议都得到有效的贯 

     彻,下次会议的议程首先就以“尚未 

     结束的工作”为题,列出没有完成的 

     事项,要求现状报告,直到工作完 

     成。 (22)当事务或目标完 

     成后仍未解散委员会。                             清理名单并解散这种委员 

     会。 

     □改变与会人员的时间知觉 

     人对时间的知觉是以客观现象作为参照物的,如日出日落、月盈月 

亏……。在会议活动中,出于一种特别的需要,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心理规 

律,改变与会人对客观物象的感觉,造成“知觉错位”,以达到提高会议效 

率的目的。比如:某项议题十分重要,又非常紧急,不容间歇,必须在特定 

的时间以内讨论完毕。这时,作为会议组织者,可在人们的时间感觉上做些 

 “调度”,如把会议室的窗帘拉上,把照明打开,造成一个没有时间参照的 

环境,使与会人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这样与会人的精力的最佳状态就会相 

应地得到延长。 


… 页面 103…

                              二、经营性策略 



     □唐纳德效率三原则 

     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前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唐纳德·C·伯纳姆提出过著名 

的“唐纳德效率三原则”。唐纳德的效率三原则是:当你处理任何工作(包 

括开会)的时候,都要向自己提出三个“能不能”的问题:(1)能不能取消? 

 (2)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3)能不能用更简便的形式代替它?这三条 

原则适用于会议活动,它的实质在于将将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取消;因相关而 

可合并的会议实行合并,以尽可能多地节省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并提高会议 

效率。 

     □伯拉夫的忠告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米切尔·伯拉夫在《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一 

书中向所有从事管理的人们发出忠告,告诉了世人一些如何提高会议效率的 

诀窍。有100个人接受了伯拉夫的忠告,并按照伯拉夫的忠告进行了实践。 

之后,这100个人都告诉怕拉夫:“忠告”给了他们极大的收获!“忠告” 

虽然只 

     有三句话,但他们所获得的比通常的三本大部头的书告诉他们的还要 

多,还有价值。那么,伯拉夫的忠告是什么呢?其实,伯拉夫的忠告很简单, 

他只是告诉一切管理者记住他这样的几句话:“如果你能派其他人参加,就 

绝不要自己参加会议;规定会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午餐前或工作结束时 

安排会议,使其不得不及时将会议结束。” 

     □日本人开会法 

     日本效率协会曾对日本各界成功的会议做过广泛和深入的寻访调查。经 

过调查,他们认为开会成功的妙诀主要有以下12点: (1)事前对会议的目 

的及讨论的方式要心中有数;(2)不可随意无目的的开会;(3)控制参加 

会议的人数,无关者不要参加;(4)严格遵守时间,一次会议以不超过两个 

小时为宜; (5)主持人有维持讨论秩序和作出明确决定的责任;(6)要避 

免插入与会议无关的议题;(7)把会议开得生动活泼;(8)主持人每隔3~ 

5次发言作一次小结;(9)发言要简明扼要,每次不超过一分钟;(1O)一 

次谈一件事; (11)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要与全体与会者确认会议的结论; 

 (12)必要时,主持人应在会后写出简明的会议报告,发给每一位与会者。 

     □土光敏夫的“绝招儿” 

     凡由日本管理学家土光敏夫组织或主持的会议,每每都 

     体现出极高的会议效率,这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有人慕名而来, 

试图探究土光敏夫在主持会议方面有什么“绝招儿”。土光敏夫告诉众人: 

他能够使会议的效率得到提高的方法很简单,这方法就是如今已被各国的领 

导者和各级管理人员奉为经典的“五提倡”。这“五提倡”是:(1)提倡争 

论;(2)提倡各抒己见;(3)提倡全体发言;(4)提倡不超过一小时;(5) 

提倡站着开会。 

     □ 见面与沟通 

     查尔斯·珀西担任美国贝尔和豪厄尔公司总经理的时候,他利用多种形 

式每天轮流与一位同事见面,以通过这种方式掌握情况,并且共同讨论感兴 

趣的事情。由于这种经常的见面沟通了情况并随时解决了一些需要解决和能 

够解决的问题,便将许多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又由于已 


… 页面 104…

没有必要将会外已交谈过的情况和已解决的问题再拿到会上来,这样,又可 

以极大地提高会议的效率。 

     □ 暂时分离法 

     按一般常理,在管理活动当中,智囊人物总是居于幕后。曾任美国国际 

电话电报公司总裁的哈罗德·吉宁先生却不同,他让智翼人物和管理人员在 

一起参加会议。在会上,当吉宁把目标对准某一管理人员进行审讯式的质问 

时,同时就等于暗示智翼人物向其开火。此时,吉宁则转而袖手旁观。必要 

的时候,吉宁还会当场令有关的智囊人物和管理人员退出会场,在会场旁边 

的一个什么地方,就有关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商议,以保证会议原有的程序不 

被妨碍,并防止会议从整体上陷入对一些细节问题的纠缠中。在一次会议上, 

一位智囊人物质问一个管理人员:“为什么不买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子公司的 

零件,反而到别的企业中去购买?”吉宁从管理人员吞吞吐吐的回答中找到 

了头绪,便立即打断他们的谈话,并派专门的智囊人物与这位管理人员退出 

会场,去专门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然后宣布汇报继续进行。这样将会议暂时 

分离出一部分的结果,使会议能够按原有的计划进行。待分离出的一部分有 

了明确的结果以后,马上就可以回到正在进行的会议上来。不过,当再回到 

会议上来的时候,已不再是对一些原因的分析和细节的罗列,而是对特定的 

结论的取舍了。 

     □ 要提倡激烈的争论 

     土光敏夫先生在《经营管理之道》一书中提醒每一位会议组织者或会议 

主持人:“会议不是用来作报告的。(若是作报告)会前把材料分发下来就 

可以了。会议是进行讨论的地方。不必担心意见的对立,要提倡激烈的争论 

 (中国人就怕争论,总以为,一争论就会伤了和气、影响了“团结”),会 

议是真正的竞赛,是一对一的较量,想仰仗他人是不行的。如果自己缺乏出 

席的信心,可以请代理者出席。开会时间的长短,并不等于会议的效果。每 

一个问题的关键之点不会多,只要在讨论时抓住关键与重点,就无须花很多 

的时间。” 


… 页面 105…

                              三、刨遗性策略 



     □ 自我咨询问题 

     木下雪江在所著的《女秘书手册》中告诫每一位会议组织 

     者,在计划召开一个会议的时候,首先应向自己提出六个问 

     题,并对这六个问题都给以圆满的答复,之后,再召开会议。 

     这六个问题是: 

      (1)为什么开会? 

     这个会议是为什么开的?是为了说明什么情况,还是为 

     解决问题、获得结论呢?是为了交换情况,还是出谋划策?明 

     确会议的目的,是会议准备工作的必要条件。 

      (2)会议议题是什么? 

     会议主要商议或研究什么问题,这是确定会议出席人员 

     和会议形式的基础。 

      (3)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