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

第107章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第107章

小说: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23一1                                                             单位:万元
年份
期初摊余成本(A)
实际利息(B)
(按10%计算)
现金流入
(C)
期末摊余成本(D…A+B…C)
20XO年
1000
100
59
1041
20×1年
1041
104
59
1086
20×2年
1 086
l09
59
1 136
20×3年
1136
114*
59
1191
20×4年
1191
118**
1309
0
 *数字四舍五入取整
 **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数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XO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贷:银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20XO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
    贷:投资收益100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3)20Xl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5
    贷:投资收益104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4)20X2年12月31曰,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
    贷:投资收益  109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5)20X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4
    贷:投资收益   11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6)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
    贷:投资收益         118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借:银行存款       1 2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假定在20×2年1月1日,甲公司预计本金的一半(即625万元)将会在该年末收回,而其佘的一半本金将于20X4年末付清。遇到这种情况时,甲公司应当调整20×2年初的摊余成本,计入当期损益;调整时采用最初确定的实际利率。据此,调整上述表中相关数据后如下: 
  表23一2                                                      单位:万元
年份
期初摊余成本
(A)
实际利息(B)
(按10%计算)
现金流入
(C)
期末摊余成本
(D=A+B…C
20×2年
1139·
114··
684
569
20×3年
569
57
30···
596
20×4年
596
60
656
0
  
  其中:
  (1)(625+59)×(1十10%)—1十30×(l+10%)—2+(625十30)×(1十10%)~3
  =1139· 万元(四舍五入)
  (2) 1139 XlO%=114··万元(四舍五入)
  (3)sz5 x4。72%一30···万元(四舍五入)
  
  根据上述调整,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X2年1月1日,调整期初摊余成本
  借:持有至至!J期投资——利息调整53
    贷:投资收益52
  (2)20X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回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5
    贷:投资收益 11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借:银行存款 62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625
 (3)20X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3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
  贷:投资收益  57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利息  30
 (4)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回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  3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0
  贷:投资收益   60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利息 30
 借:银行存款  62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625
  假定甲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此时,甲公司所购买偾券的实际利率R计算如下:
  (59+59+59+59+59+1 250)×(1+R)~5=1000,由此得出R≈9。05%
  据此,调整上述表中相关数据后如表23一3:
表23一3                              单位:万元
年份
期初摊余成本(A)
实际利息(B)
(按9。05%计算)
现金流入
(C)
期末摊余成本
(D=A+B一C)
20×0年
1000
90。5
0
1090。5
20×1年
1090。5
98。69
0
1189。19
20×2年
1 189。19
107。 62
0
1 296。81
20×3年
1 296。81
117。36
0
1 414。17
20×4年
1 414。17
130。83·
1545
0
注:标*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差2。85万元。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贷:银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2)20XO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31。5
  贷:投资收益90。5
(3)20Xl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39。69
  贷:投资收益98。69
(4)20X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48,62
  贷:投资收益l07。62
(5)20X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58。36
  贷:投资收益117。36  
(6)20×4年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本金和名义利息等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71。83
  贷:投资收益130。83
借:银行存款154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应计利息295

【例23—4】20×6年1月1日,EFG银行向某客户发放一笔贷款100 000 000元,期限2年,合同利率10%,按季计、结息。假定该贷款发放无交易费用,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同,每半年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一次。其他资料如下:
    (1)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2 500 000元。
    (2)20×6年12月31日,综合分析与该贷款有关的因素发现该贷款存在减值迹象采用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000元。
    (3)20×7年3月31日,从客户收到利息1 000 000元,且预期20×7年度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很可能收不到利息。
    (4)20×7年4月1日,经协商,EFG银行从客户取得一项房地产(固定资产)充作抵债资产,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85 000 000元,自此EFG银行与客户的债权债务关系了结;相关手续办理过程中发生税费200 000元。
    EFG银行拟将其处置,不转作自用固定资产;在实际处置前暂时对外出租。
    (5)20×7年6月30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的租金800 000元。当日,该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为84 000 000元。
    (6)20×7年12月31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租金1 600 000元。EFG银行当年为该房地产发生维修费用200 000元,并不打算再出租。
    (7)20×7年12月31日,该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为83 000 000元。
    (8)20×8年1月1日,EFG银行将该房地产处置,取得价款83 000 000元,发生相关税费1 500 0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EFG银行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100 000 000
        贷:吸收存款                       100 000 000
    (2)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2 500 000
        贷:利息收入                               2 500 000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         2 500 000
        贷:应收利息                               2 500 000
    (3)20×6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 000 000
    借:贷款——已减值                       100 000 000
        贷:贷款——本金                         100 000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00 000 000…10 000 000=90 000 000(元)
    (4)20×7年3月31日,确认从客户收到利息1 0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         1 00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1 000 000
    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收入=90 000 000×10%/14
                                               =2 250 000(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2 250 000
        贷:利息收入                               2 250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90 000 000…1 000 000+2 250 000=91 250 000(元)
    (5)20×7年4月1日,收到抵债资产:
    借:抵债资产                              85 000 000
        营业外支出                             6 450 000
        贷款损失准备                           7 75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99 000 000
            应交税费                                 200 000
    (6)20×7年6月30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的租金8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8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0 000
    确认抵债资产跌价准备=85 000 000…84 000 000=1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000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1 000 000
    (7)20×7年12月31日,确认抵债资产租金等: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 6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 600 000
    确认发生的维修费用200 00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0 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200 000
    确认抵债资产跌价准备=84 000 000…83 000 000=1 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