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 >

第13章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第13章

小说: 常见心理疾病--异常表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周正猷提醒这些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中新南京日报)
  强迫症及主要症状
  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其主要症状如下:
  强迫观念:1、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2、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又不能克制。3、强迫疑虑: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4、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强迫动作:1、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2、强迫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3、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6.强迫症…学生心头的阴影
  小吴,男,19岁,是某高校外语系一年级学生。入学初,他发现自己看到不顺眼的同学就想啐,不久,他见人就想啐。他明知啐人是不礼貌的行为,会引起误解,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但他控制不住自己,见人就不由自主地想啐,这种冲动十分强烈,不啐就浑身不舒服,这使他苦恼不堪,以致不得不整天躲在宿舍里,连课也害怕上。
  案例分析
  小吴主观上能感觉到有一种不能克制,不可抵抗的意向(啐)存在,而且也意识到这种意向(啐)是不合情理的,没必要的,但不能控制自己,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强迫症。因为,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使他极度焦虑、恐惧,因此,这是一种典型的冲突性心理疾病。
  据悉,一年前,小吴因高考落榜插班到另一所中学高三班,坐在他后面的男生颇爱玩恶作剧,经常在他背上贴胶带、涂墨水,小吴与那位男生经常闹矛盾。高考前夕,那位男生叫来一帮弟兄在下晚自习的时候将小吴打倒在地,并且每人向他啐了一口。从那以后,小吴满脑子都是那晚的情景,他在日记里发誓:一定要复仇。
  治疗步骤
  第一步,通过启发式谈话,引导小吴发现自己思维上的不合逻辑的因素。
  〃小吴,每个人无故被当众欺侮后,心里总是特别难受,我能理解你当时的心情,一个人的心灵受伤远比他的身体受伤更为严重。特别是像你这样自尊心很强的男孩,你当时一定想找个缝钻进去,永不出来。是吗?〃为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与患者进行共情是必要的。
  〃那样的奇耻大辱我受不了,现在大家都知道我是个懦夫,我要报仇,要让他们知道我不是懦夫。〃
  在患者自我暴露的基础上,分析其深层的认知结构,不难看出,他对被人打这件事的负性影响评价过高。
  〃可是你现在换了环境,没有人知道你的过去。〃
  〃这所学校有我的老乡,我原来班上的同学肯定告诉了他们,他们肯定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现在的同学,所以大家都知道。〃
  患者在认知过程中犯了逻辑错误,因此导致了他不合情理的情绪和行为。
  〃小吴,当你看到别人无故被欺,你会站到哪一方,支持谁?〃
  
  〃应该是有理的一方。〃
  〃一般说来,人都是有正义感的,肯定会站到有理的一方。据我所知,你当初是无故被人欺负的,你想想你的同学会支持谁?〃
  〃现在想来应该是我。〃
  〃这就对了,既然他们支持你,他们还会嘲笑你吗?能不能告诉我,你从高中到现在看到过多少次打架,每次被打的人穿什么衣服,长得怎样,叫什么名字?〃
  〃记不太清了。〃
  〃是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要记的东西很多,我们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对于那些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去记的。像你一样,别人也不会把你被打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这与他们也是毫不相干的。事实上,你的同学也许早已忘记了这件事,而你却坚信他们一直记得,并且逢人就说,还嘲笑你是个懦夫,这就是你的病因所在。你过分夸大被打的消极影响,这是一种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观念,这种错误的观念继而导致了你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
  〃陈老师,听您这么讲,我现在觉得这件事真的不值一提,只是我想得过于严重而已。您不愧是心理学硕士。〃
  第二步,用过度校正法来治疗强迫行为。
  当患者明白病因后,采用过度校正法,对其进行治疗。所谓过度校正法,是厌恶疗法中的一种,其原理是〃物极必反〃,由渴望啐到反复啐,引起生理疲劳,心理厌恶,多次以后就会对啐产生恐惧反应,利用这种恐惧反应,使患者形成对这种不良行为的逃避或者避免。因此,建议小吴每次想啐的时候,不要控制,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去啐,直到疲劳为止。这样持续一段时间,症状会自然减少或消失。
  一周以后,小吴的班主任带来了他的感谢信,并告诉我小吴的病情有所好转,能坚持上课了。小吴后来也找过我两次,主要是同我闲聊,我把第一次见面时是他交给我的那一篇日记还给他,并祝他以后心情愉快,学有所成。
7.儿童期强迫症的表现
  典型的〃强迫症〃大致可分为两部份:
  (一)强迫思考(obession),包括某一个想法、冲动、脑内的心像、脑内浮现的声音或感觉等等;
  (二)强迫行为(pulsion)重复某一行为、收集或收藏某些东西等等。患者明明知道这样的想法很不合理、很不舒服,可是无法阻止这类思考的出现及盘据在脑海中,直到强迫思考自动消失后才能松一口气。
  患者也明明知道重复某些行为是毫无意义而且会引人侧目,可是他就是无法不去做。通常强迫行为与强迫思考的内容有关。常见的强迫思考无奇不有,比如怕脏、怕灾难会降临、怕想到不吉利的事,强迫行为则表现在重复清洗、重复检查,以及其它可以解除因强迫思考带来焦虑的行为。强迫症的患者可能只有强迫思考,也可能只有强迫行为,但有的则两者兼具。
  儿童因为他们逻辑推理尚未臻成熟,说故事的能力不及成人(不易清楚表达他们真正的感受、理由)而且发生症状时,他们也会为自己的改变觉得莫名奇妙与不安,再加上〃强迫症〃的好发年龄大多是青少年阶段,容易令医师及心理师掉以轻心而误判为〃精神分裂病〃、〃忧郁症〃、〃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或老师、家长的解释为行为偏差或他们开始进入叛逆期。
  〃强迫症〃在以往是用认知治疗(cognitivetherapy)或行为治疗(behaviortherapy),成效不错。但遇上一些症状较严重的个案,就显得束手无策。所幸一些抗忧郁剂,如clomipramine,fluoxetine,trazodone,fluvoxamine等的问世,通常有不错的疗效。
  医师建议〃强迫症〃的患者若需服药,则得持续规则服用一年后视情况停药或减药。有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药,但只要生活品质过得好,这种不方便的代价也就值得。所以,家长们若发现自己的孩子改变了,而且重复某些想法或某些行为,得赶快带孩子寻求精神科医师的协助。
8.摆脱强迫症的阴影
  星期天,夫妇俩准备好上街购物。出得门来,丈夫将已经撞上锁好的门推了几下,证明确实是锁上了,就迈步下楼。刚走到楼梯拐弯处,他对妻子说:〃等一等,我再看看门是不是锁上了。〃他又走回来使劲地推了几下…纹丝不动。他放心地下了楼,挽着等在那里的妻子的胳膊一同出了大门。到此为止,妻子不会说什么,只能认为丈夫是一个细心人。
  假如夫妇出了大门后,丈夫又对妻子说:〃等一等,我再看看门是不是锁上了。〃这时,妻子可能就会不耐烦地埋怨:〃你不是推了好些次了吗,真是有病。〃
  有病?她指的是什么病?
  在神经症病人中有这样一种人,在他们的头脑里,不由自主地、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些念头、幻象、情绪、冲动、意图。这些病状扰乱了他们正常的思想过程和情绪活动,或者使他们不情愿地做某些动作。也就是说,这些病状是强行侵入病人的精神活动,强迫病人接受,为此被称为强迫症状。病人虽然明知它们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表现,并极力抵制,但终归难以驱除或摆脱。上面谈到的那位不断检查门是否锁好的病人就患有这种强迫症状。而他妻子所指的病,就是强迫性神经症,或简而称之谓强迫症。
  患有强迫症的病人,有的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话、某一段歌曲(强迫回忆);有的对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或日常琐事无休无止地思索(强迫性穷思竭虑);有的对业已完成的事情总也放心不下,疑虑不安(强迫怀疑);有的在想到、看到、听到一个词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外一个词或观念,甚至产生与原来相对立的词或观念(强迫联想及强迫性对立观念);有的表现对某些事物不合情理的担心、厌恶等情绪反应,明知不必要如此,却无法克服(强迫情绪);有的反复体验到内心里违背自己意愿的冲动,如走到高处则产生往下跳的冲动(强迫意向)。
  上述的这些病症会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病人十分痛苦。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和情绪引起的焦虑,病人会做出某些强迫行为,比如反复不断地洗手,不可克制地检查、计数。有的病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对称,要遵循固定不变的仪式顺序,比如,出门时一定要左脚先迈出家门,回家后脱下的鞋一定要头朝东(强迫性仪式动作)。这些仪式程序对他们来说往往象征着凶吉祸福,以及能逢凶化吉等意义。病人明知这样做很可笑,却不做又不行,否则焦虑不安。可是,做了之后虽然紧张焦虑消除了,却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
  大部分强迫症病人在发病之前有性格上的缺陷。他们过分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一丝不苟,追求十全十美。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实感、不完善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强迫症状与脑中的基底神经节及前额叶的病变有关,也有通过颅脑手术而成功治疗顽固性强迫症状的病例。
  必须指出,脑部器质性病变、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都可有强迫症的表现,因此,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患有强迫症状的都是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症可以用心理治疗,也可以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有发掘病因的领悟疗法及针对强迫行为的行为矫正疗法。药物治疗,目前主要使用具有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回收阻断作用的药物,以及某些抗焦虑剂。这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9.儿童旨迫症家庭矫正法
  在敏感、害羞、谨慎、办事刻板、力求完美等个性特征的孩子中,强迫症比较多见。成人的强迫症中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