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姐姐北大 妹妹清华 >

第16章

姐姐北大 妹妹清华-第16章

小说: 姐姐北大 妹妹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我的劳动强度。在还没有上小学之前,两个孩子已经能够流畅地看一些浅显的儿童读物了,她们的自信心大大增强。    
    德国文豪歌德刚刚懂事的时候,他的妈妈经常用讲故事的方法训练儿子的思维与想像能力。她的故事从来不一下子讲完,重要情节和结尾总是让小歌德海阔天空地去想像。几年下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比起同龄孩子来,小歌德想像丰富、思维敏锐、表达准确。这段训练为他日后立足文坛、光耀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功成名就的歌德,非常感谢妈妈对他的启蒙教育。    
    两个孩子稍大一些后,我便将歌德妈妈的做法大胆地借过来“为我所用”,不再是把书上的故事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读出来,而是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故事的情节中来,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或讲“半拉子”故事,或到关键处戛然掐断,让她们发急,激励她们把故事续完;或有意制造一些破绽,专门来点不合情理的情节,让她们听得很不舒服,有一种急于修正的激情。“卖关子”也好,“激将法”也罢,有时她们会接续得非常好,修正得特别准确完整,我十分惊叹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准确把握问题主旨的能力。    
    一位八十岁老奶奶说过的一句话,言犹在耳:“人是活宝,物是死宝,要用死宝培养活宝”,这话可谓生活的真经。身为工薪阶层,生活还说过得去,富裕谈不上,为了孩子的智力投资却舍得花钱,只要有适合孩子们读的儿童刊物就订,只要孩子们喜欢的书就买。孩子们上小学后,各种小学生报刊订有六七种之多。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说我们全家人最喜爱的杂志———《童话大王》,它陪着我和两个女儿共同走过她们的幼少年时代,我们连续订了五六年,完全可以说,两个孩子是读着《童话大王》长大的。    
    在我们家,每期《童话大王》“回家”的日子都像过年,如果偶然有一期没有如期收到,孩子们会很焦急,三番五次追问为什么还没有来,担心会丢失。每每拿回杂志的那天中午,两个孩子总吃不好饭,争着抢着一睹为快,自然是婷婷先看的时候为多。婷婷眼睛看着《童话大王》,胡乱往嘴里扒拉着饭,一向挑食的她那一天几乎不知道饭是什么味道。轮到娉娉看已到晚上了,她总是一口气读到很晚很晚。    
    


第三部分让书陪伴女儿不断成长1

    回忆孩子与书一起成长的日子,有滋有味,别有洞天。    
    1985。8。15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两个孩子一天不去幼儿园就不高兴,她们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认识世界,学会生活。    
    幼儿园的老师们独具匠心,把礼貌待人、团结友爱、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尊敬父母、热爱祖国等简单道理,创作成迷语、顺口溜、儿歌等形式教给孩子。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学着做人;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我从中受到许多启发。    
    譬如说:“王大头上两朵花,要多美有多美”、“‘聪’明身上四件宝,眼耳口心少不了”、“‘日’‘月’在一起,光‘明’照人间”等等,这样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讲解,孩子们理解快、学得好、记得牢。幼教工作者把教育孩子完全艺术化,他们是百年树人的奠基者,我从心底由衷地敬重他们,深切地感谢他们!    
    孩子们每天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背诵当天在幼儿园学到的新儿歌、顺口溜,有时还挺神气地出几个迷语考考我,如果答得出,她们很高兴;如果答不出来,则把小嘴一撇说:“还妈妈呢?连这个也不会。”我从不摆谱、不拿架子,不会就是不会,不会时我会很真诚地对孩子讲:“宇宙很广阔,知识很深奥,爸爸妈妈不知道的东西多着呢,要想知道更多,只能到书中去找。”“书比爸爸妈妈知道得还多?”两个孩子天真地问我,我说:“书是百宝箱,只要好好读,会要什么有什么。”我抓住每一个时机,刺激两个孩子的读书欲。    
    1986。1。18    
    快过年啦,我特意下阳泉一趟,想给孩子们买两身过年的新衣服,却不中意,没有买成。倒是买了《365夜》上下册、《安徒生童话精选》和《词语手册》四本书回来。这下好了,我不会再被孩子逼得没故事可讲了。我故意逗她们说:“买新书了,今年过年不买新衣服了,行吗?”两个孩子高兴地说:“行,行。妈妈,我们最喜欢听故事,快给我们念!”    
    孩子们好胜心、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机械记忆好,连贯记忆差,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我尽可能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讲一点浅显的知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给孩子讲童话,照本宣科不行,需用孩子的语言深入浅出去讲,孩子才听得懂、喜欢听。童心不用学,不用模仿,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情感流露,是对孩子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关爱,好在我童心未泯,时时与女儿清纯的眼神交融,处处与女儿稚嫩的心相通,共同陶醉在美好的童话里,感觉好极了。    
    1986。1。26    
    孩子们这两天时不时会冒出一两句很有意思的话,令我瞠目结舌。    
    婷婷说:“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发出‘咕通’的声音。”娉娉告诉我:“猫的胡子不能剪掉,用来测量洞能否穿过身去,胡子紧靠老鼠洞沿,进去就出不来了。”娉娉劝爸爸“别抽烟,会堵塞血管的。”婷婷说:“别蒙住我的脸,被子里有二氧化碳!”娉娉说:“下雪后空气清新”……    
    我窃喜,孩子们这些知识从哪里学到的?她们答:“老师告诉我们的”、“《答幼儿一百问》里有”、“电视里说的”,孩子们真幸福,小小年纪,获取知识的渠道那么多。    
    《答幼儿一百问》使孩子们懂得了不少知识,真该为孩子们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我的观念中没有男女区别,女孩子一样能做大事!我将竭尽全力支持女儿们的学习,不惜一切代价,培育她们成才。    
    1988。2。20    
    孩子们的记忆力真好,过去了很长时间的事情,其具体细节都能记得一清二楚。我让婷婷看看电视机包装箱上的所有文字,然后让她背过脸去背,居然能一字不漏背了下来。神了!我要抓紧孩子们记忆的“黄金期”,在她们的记忆库里多多储存一些知识,以备日后长大能得心应手地应用,这是我眼下第一等任务,不敢有误。    
    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是随机的、随时的,用不着刻意去做什么。看见什么,就顺嘴说出来,直观的东西便于孩子接受,有利于加深印象。比如上街看到漂亮的高楼,就及时告诉孩子这楼是有知识的人设计出来的;看到美丽的花园绿色的草坪,则告诉孩子这是园艺师辛苦的结晶,从而激发孩子热爱学习的兴趣;偶然遇到什么事,随时把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告诉孩子们,让孩子慢慢懂得一些浅显的做人道理。    
    1988。3。1    
    今天,《少儿英语》电视辅导课开讲。第一课学的是:“A、B、C”三个字母,我要挤出时间,陪着孩子们一块儿学,母女同学,一定要坚持到底。    
    1988。3。12    
    娉娉的画画得不错,画起画来她什么也不顾,很投入、很专注,这是她成才的基本素质所在,我很喜欢这种品质!    
    婷婷很爱看书,回家来抱上一本书什么也不顾。仅十五六天时间,就看完孙敬修爷爷写的《民间通俗故事》。她给我讲过其中几个,讲得有鼻子有眼,蛮像一回事,用语很生动,这孩子真亲!    
    中午,我太困了,睡着了。等我醒来,只见婷婷端端正正地、非常虔诚地抱着《安徒生童话》睡着了,人中书,书中人,太美了!    
    娉娉、婷婷,至爱娇儿,好好读书吧,书可以给你们才智与力量。妈妈还要告诉你们: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看一遍两遍不行,要烂熟于心才行。茹志娟家中挂有一条条幅———“煮熟”,意在读书要精,贪多嚼不烂是不成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1988。5。16    
    中午,我连连几次催吃饭,两个孩子一人抱一本书专心志致地看,好像没听见,我几乎要生气了,对她们说:“吃完饭再看行不行?”娉娉很不情愿地合上手中的书,轻轻地吻了一下书,然后很小心地把书放在桌子边。    
    这个情景如电击雷鸣,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记忆之门倏然打开:那是在1986年的世界足球赛上,当法国队与巴西队举行四分之一决赛的时候,法国队长普拉蒂尼罚点球,一个令世界震撼的镜头出现了:他深情地吻了足球,这个镜头深深地感动了现场所有的观众,赛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吻也深深感动了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很多媒体就此事进行了热情的赞扬。他用一个吻将自己对足球的热爱一表无遗,这是他成名足坛的真实写照。    
    小小娉娉,对书抱有这样深的感情,真叫人感动,我一辈子不会忘记这个镜头,我要下力气培养孩子的读书情趣,让孩子在读书中健康成长。    
    


第三部分让书陪伴女儿不断成长2

    1988。8。1    
    暑假期间,爱人买回三套硬笔书法练习册,我和孩子们一起练习,每人每天写10个字,每个字写50遍,两个孩子很有兴致,一笔一画,写得很认真,她们的字大有进步。我的字早已成型,没有明显长进,但我是妈妈,一定要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再忙再累,宁愿晚睡一会儿,也要不折不扣完成当天的“定额”,权当做女儿的陪练吧!    
    1990。9。1    
    孩子上学后,对书特别爱惜,每学期领到新书那天,她们两个会认认真真包一下午书皮,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把所有的书整整齐齐放进书包;每学期过去了,书还保存得很好。有一次不慎把孩子的书弄湿了,急得孩子掉眼泪。    
    1991。10。16    
    每天吃过午饭、晚饭后,两个孩子各抱一本书悄悄地读。家里的读书氛围已经形成,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特别享受,特别安逸。    
    让孩子们陶醉在书海中,接受知识的熏陶,这大概是我送给孩子们童少年时代最好的礼物了。    
    1996。3。19    
    一个中学生干部不乐意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生怕耽误了自己的学习。班主任老师对她讲:“一个人始终在做两件事,学生时代,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参加工作后,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两者兼而顾之,不能偏颇。”她一下子悟出了生命的意义,人的一生实际就是一个学习与工作交织的过程,生命不止,学习不止,学习与做事永远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两者并不矛盾,处理得好,会相互促进。    
    娉娉、婷婷,你们在学校,一定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全方位提高和锻炼自己的整体素质,等真正踏入社会后,才能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大力提倡读书;要求孩子们在学生时代读课外书籍2000册。他还说名人传记读200本以上;这个人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就确定了,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人了。    
    孩子们上高中以后,课业十分繁重,看课外书的时间不多,订的杂志报纸多偏辅导功课方面。尤其是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