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国哲学名著蚜 >

第133章

中国哲学名著蚜-第133章

小说: 中国哲学名著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502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4 9 3 
 之 言 , 非 童 心 自 出 之 言 也 。 言 虽 工 , 于 我 何 与 ? 岂 非          
 以 假 人 言 假 言 , 而 事 假 事 , 文 假 文 乎 ? 盖 其 人 既 假 ,          
 则 无 所 不 假 矣 。 由 是 而 以 假 言 与 假 人 言 , 则 假 人 喜 ;          
 以 假 事 与 假 人 道 , 则 假 人 喜 ; 以 假 文 与 假 人 谈 , 则 假          
 人 喜 。 无 所 不 假 , 则 无 所 不 喜 , 满 场 是 假 , 矮 人 何 辩          
     ⑧                                                                        
 也    ? 然 则 虽 有 天 下 之 至 文 , 其 湮 灭 于 假 人 而 不 尽 见          
 于 后 世 者 , 又 岂 少 哉 ! 何 也 ? 天 下 之 至 文 , 未 有 不 出          
 于 童 心 焉 者 也 。 苟 意 心 常 存 , 则 道 理 不 行 , 闻 见 不 立 ,       
 无 时 不 文 , 无 人 不 文 , 无 一 样 创 制 体 格 文 字 而 非 文             
     ⑨                   D C                                         E C      
 者    。 诗 何 必 古 选      , 文 何 必 先 秦 , 降 而 为 六 朝        , 变 
             F C                       G C                  H C            I C 
 而 为 近 体     , 又 变 而 为 传 奇     , 变 而 为 院 本     , 为 杂 剧   , 
                  J C                                             K C          
 为 《 西 厢 曲 》    , 为 《 水 浒 传 》 , 为 今 之 举 子 业       皆 古 今 
 至 文 , 不 可 得 而 时 势 先 后 论 也 。 故 吾 因 是 而 有 感 于 童          
 心 者 之 自 文 也 , 更 说 什 么 六 经 , 更 说 什 么 《 语 》 、             
《 孟 》 乎 !                                                                 
        夫 六 经 、 《 语 》 、 《 孟 》 , 非 其 史 官 过 为 褒 崇 之 词 ,   
 则 其 臣 子 极 为 赞 美 之 语 ; 又 不 然 , 则 其 迂 阔 门 徒 , 懵          
 懂 弟 子 , 记 忆 师 说 , 有 头 无 尾 , 得 后 遗 前 , 随 其 所 见 ,       
 笔 之 于 书 。 后 学 不 察 , 便 谓 出 自 圣 人 之 口 也 , 决 定 目          
 之 为 经 矣 , 孰 知 其 大 半 非 圣 人 之 言 乎 ? 纵 出 自 圣 人 ,          
 要 亦 有 为 而 发 , 不 过 因 病 发 药 , 随 时 处 方 , 以 救 此 一          
                                                          L C                  
 等 懵 懂 弟 子 、 迂 阔 门 徒 云 耳 。 药 医 假 病           , 方 难 定 执 , 



… 503

   4 9 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是 岂 可 遽 以 为 万 世 之 至 论 乎 ? 然 则 六 经 、 《 语 》 、 
                                                       M C  
《 孟 》 , 乃 道 学 之 口 实 , 假 人 之 渊 薮 也         , 断 断 乎 其 不 
                                   D N                      
 可 以 语 于 童 心 之 言 明 矣        。 呜 呼 ! 吾 又 安 得 真 正 大 圣 
 人 童 心 未 曾 失 者 而 与 之 一 言 文 哉 !               
 A 注 释 B                                                  
      ① 龙 洞 山 农 : 疑 为 明 代 泰 州 学 派 思 想 家 颜 均 , 字 山 农 , 江 西 吉 安 
         人 。 明 吉 安 府 有 龙 泉 县 , 故 取 号 龙 洞 。 《 西 厢 》 : 即 元 代 王 实 甫 
         作 的 《 西 厢 记 》 。                            
      ② 童 心 : 指 赤 子 之 心 , 就 是 幼 童 所 具 有 的 最 初 的 天 真 无 邪 、 纯 洁 
         之 心 。                                           
      ③ 易 : 何 。 胡 然 : 为 什 么 。 遽 : 急 速 , 立 刻 。 
      ④ 学 者 : 指 道 学 家 。                            
      ⑤ 章 美 : 彰 美 , 表 现 美 好 。                   
      ⑥ 语 本 《 孟 子 · 尽 心 下 》 : “ 充 实 之 谓 美 , 充 实 而 有 光 辉 之 谓 大 。 ” 
         这 是 说 , 仁 义 道 德 能 充 满 身 心 而 形 于 言 表 才 是 尽 善 尽 美 。 
      ⑦ 语 本 《 论 语 · 宪 问 》 : “ 有 德 者 必 有 言 , 有 言 者 不 必 有 德 。 ” 有 德 
         之 言 : 真 心 话 。                               
      ⑧ 矮 人 何 辩 : 是 说 矮 人 看 戏 , 在 高 个 子 后 面 , 看 不 清 演 的 什 么 戏 , 
         一 味 随 人 附 和 , 盲 目 崇 拜 。                
      ⑨ 创 制 体 格 : 独 创 的 文 体 和 格 式 。          
    D C 古 选 : 指 古 诗 和 选 体 诗 。 梁 朝 萧 统 编 《 文 选 》 , 所 选 诗 偏 重 对 偶 
         声 律 辞 藻 , 称 为 选 体 。                      
    E C 六 朝 : 这 里 指 六 朝 文 。 三 国 的 吴 、 东 晋 、 南 朝 的 宋 、 齐 、 梁 、 陈 , 
         相 继 建 都 建 康 ( 今 南 京 ) , 故 称 为 六 朝 。 当 时 流 行 的 骈 体 文 称 为 
         六 朝 文 。                                        



… 50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4 9 5 
   F C 近 体 : 指 唐 朝 出 现 的 律 诗 、 绝 句 , 与 以 前 的 古 体 诗 不 同 , 所 以 
        称 为 近 体 诗 。                                                
   G C 传 奇 : 指 唐 、 宋 人 写 的 短 篇 小 说 。                      
   H C 院 本 : 指 金 元 时 代 演 戏 用 的 脚 本 , 因 当 时 称 歌 妓 居 住 的 地 方 为 
       “ 行 院 ” , 故 歌 妓 演 唱 的 戏 本 称 为 “ 院 本 ” 。       
   I C 杂 剧 : 指 盛 行 于 元 代 的 一 种 戏 剧 , 大 抵 歌 曲 之 外 还 杂 以 滑 稽 技 
        艺 之 类 。                                                      
   J C 西 厢 曲 : 即 《 西 厢 记 》 , 元 代 著 名 戏 剧 家 王 实 甫 作 。 它 是 一 篇 较 
        长 的 元 曲 , 故 称 西 厢 曲 。                                 
   K C 举 子 : 指 被 选 拔 出 来 准 备 应 试 的 读 书 人 。 举 子 业 : 明 代 用 八 股 
        文 取 士 , 当 时 称 八 股 文 为 举 子 业 。                     
   L C 假 : 凭 借 , 根 据 。                                           
   M C 口 实 : 话 柄 。 渊 薮 : 本 指 鱼 和 兽 聚 集 处 , 引 申 为 人 物 所 聚 之 处 。 
   D N 其 : 指 道 学 家 。                                              
A 简 析 B                                                                
    《 童 心 说 》 是 一 篇 抨 击 封 建 礼 教 、 批 判 假 道 学 的 重 要 论 文 。 
所 谓 “ 童 心 ” , 就 是 “ 真 心 ” , 是 “ 绝 假 纯 真 , 最 初 一 念 之 本 
心 ” , 也 就 是 像 儿 童 那 样 天 真 纯 朴 , 未 受 一 点 染 污 , 先 天 本 然 
的 精 神 状 态 。 李 贽 认 为 , 这 种 “ 童 心 ” , 是 构 成 人 之 所 以 为 人 
的 内 在 根 据 , 一 旦 失 去 童 心 , 则 个 体 的 人 就 不 成 其 为 真 人 了 。 
那 么 , 童 心 是 怎 样 失 去 的 呢 ? 他 认 为 是 由 于 外 来 的 闻 见 、 道 
理 、 名 誉 等 的 刺 激 引 诱 , 使 童 心 失 去 了 本 来 面 目 。 而 闻 见 道 
理 又 是 从 “ 多 读 书 识 义 理 ” 来 的 , 所 以 “ 多 读 书 识 义 理 ” 就 
会 使 童 心 受 到 蒙 蔽 。 他 认 为 , 读 书 明 理 的 目 的 是 保 持 “ 童 
心 ” 不 失 ; 如 果 读 了 书 , 明 了 理 , 反 而 把 “ 童 心 ” 丧 失 , 那 



… 505

   4 9 6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就 不 如 不 读 书 。 他 又 说 : “ 苟 童 心 常 存 , 则 道 理 不 行 , 闻 见 不 
 立 。 ” 要 保 持 童 心 不 受 损 害 , 就 必 须 断 绝 一 切 外 来 的 闻 见 知 识 
 和 道 理 , 这 显 然 是 不 正 确 的 。 不 区 别 闻 见 道 理 的 真 假 对 错 , 采 
 取 一 概 肯 定 或 一 概 否 定 的 态 度 , 都 是 不 对 的 。 在 阶 级 社 会 里 , 
 人 们 的 思 想 观 念 都 具 有 阶 级 性 , 超 阶 级 的 思 想 观 念 是 没 有 的 。 
 李 贽 要 人 们 保 持 超 阶 级 的 “ 童 心 ” , 实 际 是 宣 扬 抽 象 的 人 性 论 。 
       但 李 贽 在 这 里 所 说 的 “ 道 理 ” , 主 要 是 指 道 学 家 们 所 讲 的 
 义 理 , 即 封 建 的 伦 理 教 条 。 这 些 封 建 伦 理 教 条 , 通 过 道 学 家 
 们 的 说 教 来 绞 杀 “ 童 心 ” , 使 人 们 “ 失 却 真 心 ” , 变 成 了 “ 言 
 不 由 衷 ” , 说 假 话 、 做 假 事 、 写 假 文 章 、 互 相 欺 骗 的 “ 假 人 ” 。 
 他 认 为 道 学 家 就 是 这 样 的 “ 假 人 ” 。 而 这 些 封 建 伦 理 教 条 又 都 
 是 从 儒 家 经 典 来 的 。 道 学 家 们 把 六 经 、 《 论 语 》 、 《 孟 子 》 奉 为 
“ 万 世 之 至 论 ” , 以 此 来 规 范 人 们 的 行 为 , 禁 锢 人 们 的 思 想 。 李 
 贽 认 为 , 六 经 、 《 论 语 》 、 《 孟 子 》 都 不 过 是 古 人 的 一 些 应 时 之 
 作 , “ 大 半 非 圣 人 之 言 ” 。 真 正 的 好 文 章 “ 未 有 不 出 于 童 心 ” , 
 无 不 是 从 作 者 的 真 实 性 情 中 流 露 出 来 的 。 性 情 已 真 , 则 其 文 
 无 所 不 真 , 不 管 任 何 时 代 , 不 拘 任 何 体 裁 , 都 能 显 示 出 作 者 
 的 本 来 精 神 面 目 。 而 六 经 、 《 论 语 》 、 《 孟 子 》 并 非 出 自 “ 童 
 心 ” , 所 以 不 能 无 假 , 后 来 更 成 为 “ 道 学 之 口 实 , 假 人 之 渊 
 薮 ” 。 他 还 把 六 经 、 《 论 语 》 、 《 孟 子 》 和 当 时 士 大 夫 所 不 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