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中医古典小说人气周排行榜

152-轩痘疹方论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北方刷刷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小儿痘疹方论作者:陈文中朝代:宋年份:公元960-1279年序属性:尝谓小儿病证虽多。而疮疹最为重病。何则。疮疹之病。盖初起疑似难辨。投以他药。不惟无益。抑又害之。况不言受病之状。孰知畏恶之由。父母爱子。急于救疗医者失察。用药差舛。鲜有不致夭横者。文中每思及此。恻然于心。因取家藏已验之方。集为一卷。名之曰小儿痘疹方论。刻梓流布。以广古人活幼之意。顾不韪欤。x和安郎判太医局兼翰林良医陈文中谨书x论痘疹受病之由属性:夫小儿在胎之时。乃母五脏之液所养成形也。其母不知禁戒。纵情浓味。好啖辛酸。或食毒物。其气传于胞胎之中。此毒发为疮疹。名曰三秽液毒。○一、五脏六腑秽液之毒。发为水泡疮。○二、皮膜筋肉秽液之毒。发为脓血水 疮。三、毒既出。发为疹痘疮也。子母俱忌食葱 、薤蒜、醋酒、... 
020-本草经解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尘小春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本草经解作者:叶桂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序一内容:夫立言者不其难哉。或敷陈繁赜而肯綮无闻。或梗概粗呈而源流俱昧。失则维均。故职详未若职要。而明其当然。又必抉其所以然。正如经籍。汉唐注疏。亦云详矣。宋贤则略名物而穷义理。斯道始朗如星日。今医之本草而有纲目。犹经籍之有注疏也。终身学而未知注疏者众矣。而医之于纲目亦然。畏其繁重记诵维艰也。惊犹河汉。会归不易也。于是乎因陋就简。承讹袭谬。凡 然刀圭漫试。自诩良工。与夫坐拥皋比。居然名宿。滔滔皆是。堪一叹也。古吴叶先生儒者也。邃于易而善医。即以易之盈虚消息。通乎剂之缓急轻重。着书等身。其一为本草经解。于本经三百六十五种而损之。而益之。凡一百七十有四。其诠释也缕析详明。其制方也斟酌尽善。盖东璧之书淹通博大。此则撮其至要。洁静精微。固义文家法。... 
457-伤寒论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一意孤行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伤寒论作者:张仲景朝代:东汉年份:公元25-220年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属性: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184-麻疹备要方论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漂亮格子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麻疹备要方论作者:吴砚丞朝代:清年份:公元1853年吴序属性:夫天有非时之气,人即有非时之疾。禀赋强浓者,尚得以元气胜之,惟麻痘两症,尽人不免,每多发于婴儿,则为寰区通病。考先哲传书,详于论痘而略于论麻,盖以麻出六腑,与痘出五脏者不同,治得其法,可以片言居要,后学不明此意,辄谓治痘难,治麻易,浅试轻尝,多至草菅人命,良可悲也。壬子岁,自春延及夏秋,凡大村小落,小儿枉折者,不知凡几。虽曰气数使然,亦半由司命者未得其窍要也。砚丞汇有《麻疹备要》,皆采古人精言良法,可与明理者证活幼之心源。顷因家君代刻《神灸经纶》一书,请付梓其后,爰志数言于简端。x时咸丰三年岁次癸丑仲夏月双溪吴与九书于聊且粗略之居x原始论属性:疹之为病也,本乎胎毒,感时行 戾之气而发,亦与痘同。但痘出五脏属阴,阴主... 
外科方外奇方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浪剑飞舟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外科方外奇方作者:朝代:年份:序属性:今之论医者曰。中医善治内证。西医长于外科。询其何以知其然也。则曰。西医精解剖断截湔洗。目为常事耳。是言也。谓目下之中医则可。谓古昔之中医则不可。盖古之医师类多解此。扁鹊华佗。尤其着者。试读山西医学杂志。(纂辑中西解剖病理)一通。当知吾言之非妄。然斯妙法神技。何为不传至今日而与西人颉颃耶。曰守秘而已。余谓中医之日渐陵替。西医之月异日新。其因虽有种种。而守秘与公开。实为至大之原。盖学理以研究而愈明。方剂以试用而的知。设有新理长方。惟知自秘。不肯公布。微特不能更有发明。即此一端。亦必终归湮没。吾国医界。不明乎此。以致古医麻醉刳剥之术。失传于后世。反使西医后进。矜炫其法。抚今思昔。能毋慨欤。为今之计。亟宜开诚布公。相互研求。一扫向日守秘之恶习。则中华医学。庶有豸乎。... 
儿科四诊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恐龙王 |更新时间:2017-03-20
望、闻、问、切,通称“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上,这四个方面不可偏废,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应该“四诊合参”,相互配合。但由于小儿有其生理与病理特点,生长发育和病情反应均不同于成人,且婴儿不会语言表达,较大年龄的小儿虽能言语,亦往往不能正确诉说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叫扰,影响脉象气息,给诊断造成困难,所以历代儿科医家都很重视望诊,在这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儿科望诊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总体望诊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包括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等。【 望神色】指观察小儿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儿科望诊通过对小儿目光、神态、表情、动态、语言、反应等方面综合观察,才能了解五脏精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及预后。凡精神振作,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调匀,反应敏捷,均为气血调和,神气充沛无病的表现,或虽有病,也多轻而易愈。如果神情呆滞,萎靡或... 
477-伤寒括要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幽雨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伤寒括要作者:李中梓朝代:明年份:公元1368-1644年自序属性:伤寒证治。自古难之。始于仲景。后贤纂述。无虑百家。而在人耳目间者。十有余种。不患。畴能千支万派。汇归一源。而有张长沙。若合符节耶。自非丹铅几偏。而髓竭心枯者。未易语也。余发始燥。便读仲景书。今且雪盈巅矣。上下南阳易水间。纸败墨渝。始成授珠十帙。乙酉春杪集甫竣。而毁于兵火。己丑春孟谋梓之而艰于费。且念多则惑。少则得。古语谆切。今授珠虽备于义。而后学或苦其繁。曷若以一茎笔现丈六紫金。俾入门径而登高捷乎。遂以授珠删繁去复。简邃选玄。仅得十之二。而竟无漏义矣。颜曰括要。谓括义详而征词简也。及门之能谙其义。而嘘枯振槁。独有许石子一见颔之。且汲汲于寿世。乃捐金付诸剞劂。欲指扶桑。无舟莫适。非谓执此可以尽废百家。谓谙此可以折衷千古也。夫病机繁杂。变迁... 
减肥增高小窍门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绝对601 |更新时间:2017-03-20
(一)并拢两脚,笔直地站立,把一条腿向后移开半步,然后把上体向前弯曲,不要弯膝盖,使手指能触到地面为止,如此,连续做15~20次。这个动作,可以使大腿及膝盖的线条优美柔和,令左右两腿匀称。  (二)两脚打开30~60厘米,挺直地站立,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然后把上身扭曲,使指尖能够触及另一侧的脚趾。并连续做10~15次。这个动作,可以使两腕的线条优美柔和,腰围缩小,并矫正脊椎柱的弯曲。  (三)两脚打开60~70厘米,把一条腿向后退半步,再抬起双臂,与肩膀同高,然后把双臂水平地向后甩去。向长腿的方向扭转7次,向短腿的方向扭转4次。这动作,可以使腰围紧缩,体态娇美。  (四)面向墙壁,保持30厘米的距离站住,一条腿向后退半步,脚后跟张开,让足尖朝向内侧,再把两手按在墙壁上,挺起胸部,以臀部向后突起的姿势,并拢着两个膝盖,曲伸双腿。连续做20~50次。这个动作,可以让股关节有了转位,能治好两腿不匀称的毛病,而且能使腿部线条美丽。... 
590-轩岐救正论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千顷寒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轩岐救正论作者:萧京朝代:明年份:公元1644年序属性:予入闽停HT 晋安。每晨兴翘望紫气西浮知其下有异人隐焉因忆梓里十年来。至今人殷尸祝称萧使君者非地此耶。斋诚以谒。造其庐则萧萧旋马数椽也。升其堂仅图一幅。敝榻二三耳。图为我西川父老子弟。颂功德语也。仰瞻屏联。一曰忠孝。一曰廉节。此使君长物也。顾旁有小室。颜曰拙勤轩。架丛帙千。半皆岐黄正典。知为贤公子读书处。此又使君遗公子长物也。叩问主人。许久。有苍头者荷锄而进曰。客谁。吾主人已入山阅月矣。初意典型在望。方资南指。莫测空反。增怅素怀。无何使君殁。贤公子以行状示。行状言使君楚蜀宦绩。皆余曩耳所稔聆。目所稔睹者。晤谭之顷。棱棱者公子貌也。表表者公子才华也。而玉尘风生者。公子悬河之辩也。因咨当世之务。重如军国礼乐。慎如钱谷刑书。宣陈利... 
498-金匮要略浅注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孤悟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金匮要略浅注作者:陈修园朝代:汉年份:公元1644-1911年叙言属性:余奉讳里居。每婴 疾。偶检方书。茫无涯 。因叹前贤如坡公沈存中辈。皆明于医理。用以济世利物。其不效者。特格物未至耳。吴航陈修园先生。精岐黄术。以名孝廉宰畿辅。晚归里中。与先大夫结真率会。余尝撰杖侍坐。聆其谈医。洞然有见垣一方之眼。窃谓近世业医者。无能出其右也。今先生捐馆数年矣。令嗣灵石传其业。世咸推重焉。先生生前所刊医书若干种。已传海内。今复读其金匮要略浅注一十卷。明显通达如诸掌。虽王叔和之阐内经。不是过也。灵石又遵庭训为金匮歌括六卷。取韵语之便于记诵。附以行世。犹先生志也。昔范文正公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先生在官在乡。用其术活人。岁以千百计。况着书以阐前人之旨。为业医者之HT 。其功岂浅鲜哉。灵... 
257-症因脉治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低诉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症因脉治作者:朱丹溪朝代:元年份:公元1279-1368年原序属性:医有五科∶曰脉,曰因,曰病,曰症,曰治。丹溪先生以病症为一,故以四字赅之,纂成一帙,名曰《脉因症治》。实为寿世之书,奈后代诸贤,不业是作,遂至散亡淹没,予所深惜。然谛思之,仍有难于宗行者,盖执脉寻因、寻症,一时殊费揣摩;不若以症为首,然后寻因之所起,脉之何象,治之何宜,则病无遁情,而药亦不至于误用也。是以古人先重望闻问,而独后于切耳。余不谅,敢窃丹溪之余语,汇成一卷,改名《症因脉治》,先辨其症,次明其因,再切其脉,据症、据因、据脉用治。庶节节可证,而法不谬施,谅必无罪于后世也。但年迈神衰,恐多疵漏,未敢授梓传世,待后之贤者,详定而行可也。x崇祯辛巳嘉平月淡香堂广野道人秦景明序x沈序... 
071-医方集宜 |热度 18 | 中医古典 | 上传: 僻处自说 |更新时间:2017-03-20
书名:医方集宜作者:丁毅朝代:明年份:公元1368-1644年叙属性:予幼学活人术于师未尝不悯人之疾而以仁存心也仁以存心又识其有义存焉义者宜也夫人有疾必请医医必请方以是方治是疾则脉理有虚实疾势有标本用药有佐使取效有迟速欲藉是方而宜之方敢执乎哉古人立方如持权衡以较轻重未尝不宜执方者之自不宜耳执方欲偶一宜之譬则猎兔者不寻其穴令人围于四隅偶一人获之则曰是人能获兔也而曰兔专在是岂理也哉寻其穴者或寡矣予惧夫穴之不寻兔之不偶得也于是袭先人之遗编考古医之要旨采其方之善者而撮为一集每于所犯之疾详述其原拟议其药又不敢以虚迹诬人咸平日之所目及手医者亦犹寻穴得兔不为不艰也苟舍其方而不集有以病吾仁执其方而泛集之有以病吾义吾之心病矣敢以医天下之病身者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世之病吾不能尽医者多矣义者各适其用而与时宜之医之而不... 
共1565本 当前第125/131页 << < 121 122 123 124 125126 127 128 129 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