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收藏月排行榜

椤伽大义今释(1965) |热度 68 | 哲学宗教 | 上传: 圈圈 |更新时间:2017-04-12
浙水慈云沙门续法述一诸识生灭 二藏识境界 三有无妄计 四顿渐净流五常不思议 六建立诽谤 七空无生性 八如来藏性九四大修行 十诸法因缘 十一言说分别 十二远离四句十三大般涅槃 十四分别缘起 十五常声依幻 十六四果差别十七圣智一乘 十八意成身相 十九五无间业 二十诸佛体性廿一四等密意 廿二依二密法 廿三法离有无 廿四宗趣言说廿五虚妄分别 廿六善于语义 廿七迷执解脱 廿八智不得境廿九勿习世论 三十涅槃差别 卅一如来觉性 卅二不生不灭卅三拣别无常 卅四入灭现证 卅五常无常义 卅六蕴处生灭卅七四法差别 卅八佛如恒沙 卅九诸法刹那 四十如来变化四一遮断食肉颂曰: 四十一门离 一百八句遣法相非非尽 真性顿然显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浙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窍诀教导藏目录 |热度 36 | 哲学宗教 | 上传: 精灵王 |更新时间:2017-04-12
第一函:宁玛派(一) (张数)藏地显密佛教之要义,八大教派窍诀摄集一处之密藏,幻化大经函。第一教派前译宁玛教法传承分广大续经和甚深伏藏二种,至此教法要义续经和窍诀之灌顶、修法、教诫、续释讲解等,极其广大传承次第未曾间断。根本前译宁玛珍宝续经廿五函,噶妥格在班智达久美才旺修法目录,法王德格中部天成上经院收藏之灌顶、生圆修法类,法王门郎大伏藏师昆季结集编著之仪轨,多康竹庆寺前译法类,白玉南佳寺收藏之灌顶、修轨、续经本注,依据彼等成熟解脱灌顶受法中收集于此要义窍诀之精华法等。续部马哈瑜珈类《幻化网续》道义略释、轨范师桑田吉松瓦著………………………………8上师仁波切白玛著之窍诀见……………………………………………………………………6... 
弘一法师记录 |热度 32 | 哲学宗教 | 上传: 雨霖铃 |更新时间:2017-04-12
1、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 (华严经修慈分)2、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 (理趣六波罗蜜多经)3、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欲入丘冢,虚受诸辛苦! (大宝积经富楼那会)4、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 (朱法集要经)5、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佛遗教经)6、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 (智者大师)7、元无我人,为谁贪嗔? (圭峰法师)8、勿谈世间文学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 (藕益大师)9、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藕益大师)...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热度 59 | 哲学宗教 | 上传: 博搏 |更新时间:2017-04-12
乘一法师法名常济,字登觉,俗姓梅。1994年依上海元音金刚上师修学禅净密,1997年于福安万寿寺闭关修学三年三月三天,2000年接印心宗法脉代师灌顶传法。2007年接深圳弘法寺本焕大师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世法脉,大师传法偈曰:常持诸佛无上戒,济世救人悟真如,乘愿应世弘圣法,一心不二普度生。在恩师茗山长老、本焕大师、慧律法师、晋美彭措法王、白玛格桑活佛、元音老人、徐恒志上师的提携开示指导下,从事禅宗、净土、密法的教学,讲授楞严、法华、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等大乘经论和修行法门,对诸佛菩萨及善知识常怀感恩心……三七第一天诸位同修、同学、善知识:今天是2007年12月9号。星期天。是第三个佛心七的第一天。前面两个佛七圆满结束。从今天开始给大家讲《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菩萨写的佛学著作称为论。本论比较长,有140多页。如果把这部论讲完,每个晚上要讲十几页。按照我们的安排,此论讲完,最后还要讲... 
佛学研究断想 |热度 67 | 哲学宗教 | 上传: 笑傲网络 |更新时间:2017-04-12
  佛学研究断想  胡晓光  一  当代著名佛学研究专家吕澂先生认为,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有本质性区别,而其区别的基本点,就是在于印度佛学主张“性寂”,而中国佛学则主张“性觉”。吕澂先生所指的中国佛学是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三大宗都有严密的哲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佛学的代表。我认为在中国佛学中,应分两派,一是汉传佛学系,二是汉化佛学系。所谓汉传佛学,是指从梵文翻译成汉文的原本印度佛典之学,实际就是印度本有佛学。汉传佛学在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大翻译家鸠摩罗什和玄奘二位大师。所谓汉化佛学,是指印度佛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汉化佛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天台智者、贤首法藏和禅宗六祖慧能等。  巨赞法师曾指出,研究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的差别,应有许多途径,这是很有道理的玄鉴。吕澂先生主要是从心性论上来判别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之区别,这诚然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但不是唯一的方... 
倪柝声-为主而活 |热度 168 | 哲学宗教 | 上传: 乐乐陶陶 |更新时间:2017-04-12
总目录第一部在神的家中一与世界分别今天,我们要对初信的人,讲到与世界的分开。关于这一个问题,在圣经里的命令是相当多。在旧约里的榜样和教训也是相当多。像巴比伦、像所多玛、像迦勒底的吾珥、像埃及,都给我们看见,人应当与世界分开。与世界的分开,是有好几方面应当分开的。埃及代表世界的快乐;迦勒底的吾珥代表世界的宗教;巴别塔代表世界的混乱;所多玛代表世界的罪恶。人应当脱离埃及,人也应当像亚伯拉罕一样从迦勒底的吾珥出来。罗得到了所多玛,以色列的国民陷在巴比伦,都应当从那里头出来。圣经里,用四个不同的地方,来代表世界;同时把这四个拿来给神的儿女看,人该怎样脱离世界。我不知道你们出去所碰着的初信的人是甚么样的人,如果有人好象是有一点属灵的知识,有一点属灵的背景的,不妨把这四个完全提起。普通的时候,我们提起埃及就够。... 
金刚经讲义 |热度 25 | 哲学宗教 | 上传: 雨霖铃 |更新时间:2017-04-12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 大持明金刚上师阿阇黎耶莲花金刚藏班智达 吴润江居士讲授目  录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义三、金刚经讲义增注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记录五、金刚般若无尽藏真言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 大持明金刚上师阿阇黎耶莲花金刚藏班智达 吴润江居士讲授金刚乘弟子 顾寂曜  笔录  尔时上师入甚深三摩地,安住於四叶莲花月轮上。前叶表开佛知见,入普贤菩萨三摩地,由大圆镜智放光觉照;後叶表示佛知见,入虚空藏菩萨三摩地,由平等性智放光;左叶表悟佛知见,入观自在菩萨三摩地,由妙观察智放光;右叶表入佛知见,入虚空库菩萨三摩地,由成所作智放光。觉照已,安详而起,讲授... 
大乘义章 的佛性说 |热度 106 | 哲学宗教 | 上传: 旅游巴士 |更新时间:2017-04-12
釋恆清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1997.07出版p.25-5225頁《大乘義章》的作者淨影慧遠 (523-592)(註 1) 是南北朝後葉之義學大師,亦是地論南道學派的集大成者。由於他精通義學,著述量豐理深, 被後世譽為「隋代三大師」, 與天台宗的智顗(538-597) 與三論宗的吉藏( 549-623) 齊名。 慧遠本姓李,祖籍敦煌,後來寓居上黨的高都,年十三時即從僧思禪師得度,並從阿闍梨湛律師遍學小大經論,二十歲受具足戒,以法上為和尚,順都為阿闍梨,慧光十大弟子為尊証。隨後慧遠又跟隨大隱律師五夏學習四分律,得以剖析約斷滅諍犍度,使之理會文合。歷經多年對經律論三藏的鑽研後, 慧遠最後專師法上學教,(註 2) 通達義理微奧,延承地論之學。承光年間,北周武帝在鄴集眾僧於宮殿,敘議廢教,當時五百餘... 
佛(季羡林自选集) |热度 85 | 哲学宗教 | 上传: 瞎说呗 |更新时间:2017-04-12
第一部分 1.做真实的自己(代序)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总是难免的。连寿命比较短的人都无不如此,何况像我这样寿登耄耋的老人!我们舞笔弄墨的所谓"文人",这种变化必然表现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话,怎样来处理这样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这里就有两种办法。在过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盖自己幼年挂屁股帘的形象,尽量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是前后一致的人。我个人不赞成这种做法,认为这有点作伪的嫌疑。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总持地藏王菩萨 |热度 21 | 哲学宗教 | 上传: 绝对601 |更新时间:2017-04-12
  遥望前方蔚蓝无云的天空,就像我们本然清净的心地,他就像蕴藏着不可思议的无尽宝藏。就在这时候,南方的世界涌出了香云、香雨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且三世一切的如来异口同声赞叹,十方菩萨也共同归依。天人们惊奇的问佛说,为什么会有这种遍满祥瑞的庄严情形呢?佛说:“是地藏菩萨来了!”  这位手拿金锡振开幽冥地狱,掌上的明珠放光摄受大千世界,成熟一切有情众生的菩萨,在这千年来的感应事迹,时有耳闻,所以在中国、日本、朝鲜、西域及台湾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佛陀于地藏经及其它经典中曾开示说,观世音菩萨虽然是西方佛国的补位菩萨(即阿弥陀佛功德愿力圆满了尽时,极乐世界的下一尊佛,就是由观世音菩萨来继位),但观音菩萨与娑婆世界有特殊大因缘,故观世音菩萨之百千亿万化身,也常在六道中闻声救苦。而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愿地藏王菩萨与大悲观世音菩萨,就...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热度 128 | 哲学宗教 | 上传: 大热 |更新时间:2017-04-12
【目录】序总让佛法照彻心灵的幽暗编者序无常,温柔的提醒19 万法无常25 越生老病死怖29 爱喜即苦33 正向灭尽37 不住颠倒43 不随使死51 一切相无我57 计我则不见真实67 知者为明73 念念明觉81 生法计是我89 中道101 修习三十七道品109 观诸相非相121 心净故众生净129 无常想,多修习137 修不放逸149 无相三昧159 正向三菩提167 无明触灭,明触起173 除欲见法183 内寂其心189 灭大苦193 不随缚生死199 圣法印207 自洲自依213 识无所住219 五种如实知229 俱解脱243 不取则不着249 诸根增长255 为五阴所食265 有因有缘275 疾得漏尽287 阴阴相关301 观生灭,离我慢317 如来331 身苦心不苦339 当断不善法349 见四圣谛-1 总序让佛法照彻心灵的幽暗... 
清凉山志 |热度 26 | 哲学宗教 | 上传: 铲除不公 |更新时间:2017-04-12
目录卷一 总标化宇 略纪化主总标化宇  神州莽莽,幻境纷陈;众生芸芸,梦魂颠倒。况乎区分六道,形殊四生。同酣火宅之嬉游,遂致苦轮之长转。倘非大圣乘权,现身弘护,不几贫儿客作,没齿无归乎?能识心无不在,竟虚空以为躯;即知智罔弗通,透山河而作眼,机用绝思议之表,建立阐显密之枢。自性毗庐,流出五峰矗峙;现前觉海,结成三昧清凉。揆厥根株,非为别有;藉兹沿椠,永为光扬。志化宇。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雄据雁代,磅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陵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蔽。山之形势,难以尽言。五峰中立,千嶂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谷;叠翠迥岚,幕百重之峻岭。岿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状焉。其间鸣泉... 
共1147本 当前第16/96页 << <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