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更新排行榜

110摄论章 |热度 21 | 哲学宗教 | 上传: 月寒 |更新时间:2017-12-26
攝論章卷第一在四能莊嚴出世間法。五以出世法故最□□□□□□□□□□□□□□□□□□能益物者。三種境界是無上福田有心歸仰起□□□意□□□□□□行住於一地乃至十地得無上菩提。天魔外道師及弟子違陀等經□□□□□無此利。譬如意寶珠能令災□不起生利無窮。為物所珍故名為□□□□□用故舉事況法。三皆名寶。第二得名者。依雜心佛就用法者□□□□□□者就義得名。依成實大乘佛一種就實德受名。餘者同。第□□□□□□就三種定體。一名字。二別體。三一體。名字三寶體者。土木金銅□□□□□□經卷此二依雜心用別名色法為體。依成實用假名色為性。凡夫比丘□□□□□□□法服即是名字僧。別體三寶體者有二。一明小乘別體三寶。二明大□□□□□□有二。一依雜心明別體。二依成實論。雜心論主明佛有二種。一生身。二法身。生身體者。謂報生等智相好之身及諸得四相是生身佛性。法身者。以無漏智慧及有漏種智方便現起是法身佛體... 
万善同归集(永明延寿禅师) |热度 35 | 哲学宗教 | 上传: 北方网 |更新时间:2017-12-26
  万善同归集序    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绯鱼袋沈振撰稽夫享四溟之广。非聚流而弗充。跻十地之尊。非聚善而弗具然则深不可测者。在乎积纳而久。圣不可知者。在乎积修而勤。矧妙觉垂言。玄通立教。苟一豪而向善。可三界以超尘必也寤寐真诠揄扬觉路。庶渐磨而成熟。亘钻仰而克勤。抑则非圣非凡。在迷在悟。欲深跻于圣域当遽革于凡心。匪一事以薰陶必多门而练习。或教言曲妙标佛陇之徽猷。或禅理深融蔼曹溪之淑誉。不可执空而离有。不可背实而从无。要释权宜爰归实相。权实既了虚空可存故。达者转物以明心可言妙用。迷者按文而滞教。岂谓通方。或克荷于经龙。或坚持于律虎。或瞻礼睟容之谨愿。或绕行净室之勤渠。或口诵尊名。或心观乐土。或供以蒲塞无重富以忽贫。或施及擅。波无增好而减恶。事如均等利亦优隆。凡依律依禅当资乎介福。造经造像必藉乎多为。莫谓有已之贤即心而佛。从凡超圣未有... 
喻道故事六十一则 |热度 28 | 哲学宗教 | 上传: 怀疑一切 |更新时间:2017-12-26
“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十六:l3-l6)。从前有三只蚂蚁,遇看一个人躺在地上睡觉,它们要看看人究竟是什么样,就爬到人身上,第一只蚂蚁在人的头发里穿来穿去,回来说:“我认识人是什么样了,原来是一片黑沉沉漫无边际的森林。”第二只在人的肚皮上兜了几个大圈,立刻回答说:“不;不;人象个橡皮袋。”第三只曾在人的脚趾间转来转去,它就马上反对说:“你们都错了,人乃是五根通天的大柱……”它们都各说其是,争论不休。原来蚂蚁确和人的生命不同,它们的有限知识也绝无法真正的了解人是什么样子,不信耶稣,没有基督生命的人,有如渺小的蚂蚁不能明白耶稣的神性,不认识道成肉身的基督。惟有悔改认罪,接受耶稣... 
在尤的演讲之一 |热度 21 | 哲学宗教 | 上传: 乐乐陶陶 |更新时间:2017-12-26
2006-09-26 18:53:00大 中 小要想了解世俗的真相,我们在心理上必须先成为一个彻底的局外人冥想不是逃避世俗,也不是自我封闭的活动,而是要彻底了解世俗的真相。除去衣、食、住、行以及在享乐之后接踵而至的痛苦,这个世界并不能提供我们太多的东西。要想了解世俗的真相,我们在心理上必须先成为一个彻底的局外人,然后你才能明白这个世界的意义,也才能看到天地之美。这样你的心中就会有爱,在这份爱中就能产生超越压力、冲突、追求权势与自我满足的行动。  从这个房间可以俯视地面的花园,下方三十至四十英尺处,便是那条宽广的河流了。对于某些人而言,它是一条圣河,另外有些人则认为,有了它,才能欣赏到水天一线的清晨美景。河对岸是一个绿意盎然的村庄,麦田里刚刚播完了种。... 
济群解深密经 与唯识思想 |热度 51 | 哲学宗教 | 上传: |更新时间:2017-12-26
 提要:  唯识宗的依据经典  胜义谛相品  无自性相品  分别瑜伽品  地波罗密多品  如来成所作事品  一、一切种子心识  二、诸法唯识  三、三性三无性  四、五姓各别,无姓不能成佛  五、一乘方便,三乘真实  唯识宗的依据经典有六部,其中最重要者当推《解深密经》,在唯识学创立过程中,许多重要理论都渊源于此,是学习唯识宗必读的经典。  《解深密经》在印度的梵本有广略二种:一、广本,有十万颂;二、略本,有一千五百颂(见圆测《解深密经疏》卷二)。汉地但传略本,先后有四译:  一、刘宋元嘉年中,求那跋陀罗(功德贤)在润洲江宁(今镇江)东安寺译出。一名《相续解脱经》有一至二卷,相当唐译《解深密经》后二品;一名《第一义五相略集经》(见嘉祥大师《法华玄论),此经已散失了,从经题看,当为唐本《胜义谛相品》的异译,因为第一义是胜义谛:五相,《瑜伽师地论》所引《解深密经》,... 
五蕴论讲记 |热度 91 | 哲学宗教 | 上传: 白寒 |更新时间:2017-12-26
于凌波居士著第一讲、五蕴聚合说第二讲、五蕴论与广五蕴论第三讲、云何色蕴第四讲、四大与极微第五讲、受蕴与想蕴第六讲、行蕴中的相应行法第七讲、相应行法中的善与烦恼心所第八讲、相应行中的随烦恼不定心所第九讲、行蕴中的不相应行法第十讲、识蕴——前六识第十一讲、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第十二讲、三科六无为  第一讲、五蕴聚合说  【1】五蕴是构成世间的基本质料  五蕴的蕴,梵语Skandha,音塞犍陀,是积聚的意思,意指积此五聚,可以成就我人的身心。五蕴旧译为五阴,阴是贼害的意思,谓此五者能贼害我人的性德。而世间、在佛经中有器世间与有情世间之分。器世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有情世间的有情,就是有情识的众生,主要以人为代表。  五蕴的蕴,有近于‘范畴’的意思,这是构成世间的物质现象和精神作用的五类因素。但是五蕴还有一种‘本质的普遍性’,此普遍性即是‘法’——法的普遍性。五蕴是五类法的领...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 |热度 78 | 哲学宗教 | 上传: 桃桃逃 |更新时间:2017-12-26
  謹編譯原始聖典中有關「四念處」的教導,獻給持戒清淨、正見具足的僧伽,其綱要如是:  淨其戒┐      ┌立心正住—┐     ├→具足三業→│     ├→修四念處  直其見┘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  書中同時也節錄當代比丘的著述,但僅供參考。編譯者希望清淨正直的僧伽藉著四念處的實踐,親自體驗正法律的寶貴,進而促使正法律能在台灣乃至中原漢土流傳教化,永為出苦飛航的軌跡。編譯如有失誤之處,亦盼賢達予以指正。  在此謹向所有助成本書譯校排印和流通因緣的人們致謝。願正法的光輝照破世間的愚闇,長令人、天歡喜,幽冥獲益。  法義尊貴,請勿以任何商品化的交易方式來流通此書。                      曾銀湖身念住... 
玉耶女经 |热度 28 | 哲学宗教 | 上传: 点绛唇 |更新时间:2017-12-26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诸四辈弟子说经。是时国中给孤独家,为子娶妇,得长者女,名曰玉耶,端正殊特,不以妇礼,轻慢公姑,及以夫婿。给孤独长者夫妇议言:「是妇不顺,当云何教?若加杖捶,非善法耶;设不教诃,其罪日增。」长者议曰:「惟佛能化!」明旦严服,往诣佛所,稽首礼足,前白佛言:「我为子娶妇,得长者女,甚大 慢,不以妇礼。惟愿世尊,哀愍我等,并诸弟子,明日劝请,到舍说经,令心开解。」佛即受请,长者欢喜,礼佛而归。长者到舍,广设调度,严饰床座。明旦佛来,到长者舍,长者欣庆,诸如来入舍。众坐已定,皆各礼佛,却住一面。佛饮食讫,并为说经。惟有玉耶, 慢不出,佛愍念之,放大神力,变长者家皆化作水精舍,内外相照,无有障碍。... 
相应部经 |热度 86 | 哲学宗教 | 上传: 当当当当 |更新时间:2017-12-26
目录 有 偈 篇  第一 诸天相应  第二 欢喜园品  第三 剑 品  第四 沙睹罗巴天群品  第五 比丘尼相应  第六 梵天相应  第七 婆罗门相  第八 婆耆沙长老相应  第十 夜叉相应 因 缘 篇  第一 因缘相应  第二 食品  第三 界 相 应  第四 无始相应  第五 迦 叶 相 应  第六 利得与供养相应  第七 罗喉罗相应  第八 勒叉那相应  第九 譬喻相应  第十 比丘相应 犍 度 篇  犍度篇 蕴相应(上)  第一 蕴相应  犍度篇 蕴相应(中)  犍度篇 蕴相应(下)  第二 罗陀相应  第三 见相应  第四 入相应  第五 生相应  第六 烦恼相应  第七 舍利弗相应  第八 龙相应  第九 金翅鸟相应  第十 干达婆相应  十一 云相应... 
采气十三种秘法 |热度 34 | 哲学宗教 | 上传: 独来读网 |更新时间:2017-12-26
  王同生郑兆康  采气就是从天地宇宙空间、日月星辰及万物之中,将各种不同能量流、信息采集体内。盗天地,夺造化,激发自身内在的潜能,补自身不足,培养充实自身元气,加速天人合一最高妙境的早日实现。宇宙的正气不同于五谷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大能源。学会广泛吸取万物之气,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以补充人体能量的消耗。  采气的机理是要通过练功者意念作用,使自己全身毛窍穴位自动打开,使自身封闭场向外开放。这时人体吸收体外各类能量流及信息的本领加强,使体内的能量流、信息进行交换,纯化体内能量流,并获得高能能量流,激发人体潜在能力,从而产生各种特异功能。  一、采气预备式――净体功  (1)站立、坐在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均可。一般应取站立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稍成外八字,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身体要正直,使百会与会阴穴成一直线,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热度 34 | 哲学宗教 | 上传: 摄氏0度 |更新时间:2017-12-26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热度 24 | 哲学宗教 | 上传: 漂亮格子 |更新时间:2017-12-26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讲于杭州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学些什么,怎么来修行,庶几能证得个预期的结果。古德说:“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就是学佛初步的因——“为什么来学佛”先要搞清楚,不清楚,将来结果就不得圆满,非但修行时要走弯路,还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所以知见正是学佛的第一要事。我们上次已经讲了很多,怎样修行能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怎样保护,进一步怎么放任。但是,大家对这点还是不甚理解,所以有人给不修正法的人说些相似神奇的话,一拉就拉过去了。现在这个时代,魔法横行,不知道有多少邪恶的人使用种种花样来骗人,榨取钱财,引人入邪路。所以知见第一要正,免得上当受骗,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还是要再讲知见正的重要。  就知见讲来,有很多不同的知见,今天我们就藉《禅》刊这篇文章——《禅和密的关系》,扼要地和大家讲一讲:禅宗与密宗的见地如何... 
共1147本 当前第16/96页 << <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