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推荐月排行榜

森林回忆录 |热度 256 | 哲学宗教 | 上传: 漂亮格子 |更新时间:2018-07-14
  遇見女人  根據阿姜宛的說法:「任何苦行者最大的恐懼就是面對女人,因為這比遇見老虎、熊或惡鬼還糟糕。」阿姜帖與阿姜撰的回憶說明了箇中原委。  阿姜帖、阿姜宛、阿姜範與阿姜汶一樣都是年幼出家,而且在成年之後仍過著出家的生活,但是阿姜帖的純真讓他陷入所謂的「危險相遇」,這發生在阿姜帖年輕時有次到一位已婚的女居士家拜訪:  有時如果有空,只要是在晚上拜訪在家人,我會帶一個小男孩同行。有天晚上,我到一位女居士家拜訪,她出現後,就把身後的門帶上,這個舉動把我嚇著了,那時屋裡只有她與小孩。  總之,我們開始閒話家常,她似乎很想知道我是否想還俗,我個性直爽、天性害羞,我明確告訴她「不想」,然後,很快地把話題帶入有關修行的議題上。(7)  不過,這位女子反而一直談她的私生活,她結婚前曾與一位僧侶相愛,她之所以嫁給現在的丈夫,完全是因為雙方父母的安排。她暗示自己不快樂,離婚大概只...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热度 103 | 哲学宗教 | 上传: 开了 |更新时间:2018-07-14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济 群  一、前言  太虚大师在近代佛教史上是以唯识大家著称于世,出家不久就从道阶老法师学《相宗八要》,随后专研《楞伽》、《深密》、《瑜伽》,《摄论》、《成唯识论》等,其中尤以《成唯识论述记》、《法苑义林唯识章》用力最多,达二年时间。曾经读《述记》至释“假智不得自相,,一段, “朗然玄悟,冥会诸法离言自相,真觉无量情器,一二尘相识法,皆别别彻见始终条理,精微严密,森然秩然,有万非昔悟的空灵幻化堪及者。大师一生开过三次悟,依《大般若经》悟入空智,;现在阅《述记》又悟入假智。从此真俗交彻,妙义涌泉,讲经释论,如数家珍。  大师在《相宗新旧两译不同书后》说: “整僧之在律,而摄化学者世间需以法相,奉以为能令正法久住,饶益有情之圭臬。”因此,大师一生的宏法生涯中,经常演说法相唯识教理,现见《太虚大师全书》中,关于唯识方面的典籍有《深密纲要》、《瑜伽真实义... 
智慧决定本来清净解脱见 |热度 66 | 哲学宗教 | 上传: 九十八度 |更新时间:2018-10-13
莲师为移喜磋嘉佛母说智慧法尔解脱敬礼智慧法界尊 世出世法尽无余 从本不生亦不灭 智慧法性平等中二取分别尽无余 从本解脱自解脱 本来清净大智慧 离心造作自解脱自解脱王为法身 解脱于余无对待 如我亲自之所证 于诸徒众如是云诸法之边即有无 正见本净离中边 任何表示不能显 高低建立亦无有断常四边自解脱 寻求不得亦不见 无取诸法越诸边 离世出世之方分超越心思所行境 无自宗派无他界 空即不空有即无 证即无证事无事刹那于边亦无取 遍于虚空不能计世出世法集于一 无作无生本菩提 从本任运无生灭 不能言诠不能思法性从来无垢净 世出世法心无缘 离心智慧法身遍 此即平等大圆谛心本无缚亦无解 无所从来亦无住 去向亦无离边表 本解无境无受因诸法如幻如游戏圣凡执取无余法 苦乐如梦无实境 世出世法无自性 无有自性即法身... 
天台观心诵经法 |热度 73 | 哲学宗教 | 上传: 淘气 |更新时间:2018-10-13
天台观心诵经法Sutra-chanting method in the Tiantai school③心皓一般来讲,诵经有两种目的,一是为了解佛教义理作为自己的修行指南,或者是为弘经说教而读经及参阅古德注疏等,详研经义。二是以诵经作为修行,这是大乘佛教的传统,佛教史传中就有许多关于诵经可增长福慧功德乃至开悟的记载。印光大师曾特别说到这一方法,他在《文钞》中说:“不敢荫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慧。’”这是以读诵佛经作为一种修行的法门,因为其便利易行,所以受到中国佛教徒的大力欢迎和广泛实践。然而诵经之法在佛经中仅是零星地阐述,具体说明诵经观修的法门著作唯有天台创始人智者大师的《观心诵经法》一书。天台宗一向重视诵经这一法门的修习,智者大师有诵经方面的许多独特体验。他从小读诵《法华经·普... 
禅定锻炼百句 |热度 72 | 哲学宗教 | 上传: 谁与争疯 |更新时间:2018-10-13
禅定的锻炼,总纲领的一句话就是,一切行事作务(包括打坐)念念分明。静坐只是锻炼禅定的方式之一,并非唯一的;日常生活随时保持念念分明、摄心不放逸,才是重要的修定口诀。把心关在当下眼前,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久了,就成为禅定。一个人真正的定力,其基础必须建立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历缘对境当中。如果个性很清醒、个性很沉着、思想很冷静,永远保持在一心一境的个性上,这样的人,他的定性才能够成就。当一个人彻底没有座标──是非真假已忘却,仍要永无止境地锻炼意志力。人生在世苦难免,只要一懈怠,痛苦就源源而来。定力深,对苦的抗拒力会较强──越苦越坚靠禅定(定力强则扭转力亦强)。人生在世注定有苦,一般人侧重改变痛苦的环境,有智者则倾力修习禅定,以增强对苦的抗拒力和忍受力。古人说‘致病方知健是仙’,而在精神方面却刚好相反——意志坚定,心念寂静才能感受到心无杂念方为人世间的小神仙,进而乃至... 
佛学的真实面目 |热度 109 | 哲学宗教 | 上传: 花旗 |更新时间:2018-10-13
fofaseng妙泽居士著本书的缘起(前言)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2:‘佛’ 是一种什么概念?3:佛学不是宗教4:什么是‘佛法’?5:所谓的‘佛教’6:存在的‘实相’7:哲学与佛学8:漫谈生命与存在9:‘业’是什么?10:从生命的种类说起11:关于练气功12:佛门反对迷信与宿命13:‘佛渡有缘人’是什么意思?14:修行与入世15:何谓‘涅槃’?16:关于‘末法时期’17:从‘不二法门’说起18:什么是‘五毒心’?19:该不该吃素?20:正信才是真佛教21:谁才算是佛门弟子?22:什么才叫‘去执著’?23:简述‘八正道’24:从供奉佛像说起25:佛弟子对现实生活的态度26:有为和无为27:如何才有正确的佛学知见?28:虚怀若谷方是真修行... 
关于这颗心2 |热度 387 | 哲学宗教 | 上传: 曾氏六合网 |更新时间:2018-10-13
  阿姜查将戒视为心的大守护者,并鼓励所有认真追求快乐与光明人生的人,都要用心持戒无论是在家众的五戒,或出家众的八戒、十戒与具足戒。戒律,即善的行为与话语,能直接让心与法一致,成为定、慧与解脱的基础。  内在的正见必然导致外在的持戒,反之亦然,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若了解因果,明白渴爱与痛苦的关系,我们的行为自然就会更加调和与自制。同样,若我们的言行是恭敬、诚实与仁慈的,就能创造出内在平静的因,如此将更容易让我们了解控制心的法则与它的运作,而正见也将更容易生起。  阿姜查经常提起的这层关系有个特别的结果,就如他在《世俗与解脱》中所说,一方面既洞见一切世间法(例如金钱、修道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空性,一方面又完全尊重它们。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不过他了解,中道是解答这类难题的同义词。若执著世间法,就会被它们压迫与限制;而若想要对抗或否定它们,将会发现自己陷于失落、冲突与迷... 
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 |热度 171 | 哲学宗教 | 上传: 上网找工作 |更新时间:2018-10-13
    尔雅注疏  ●《尔雅》疏叙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等奉敕校定  夫《尔雅》者,先儒授教之术,後进索隐之方,诚传注之滥觞,为经籍之枢要者也。夫混元辟而三才肇位,圣人作而六艺斯兴。本乎发德於衷,将以纳民於善。洎夫醇ㄤ既异,步骤不同,一物多名,系方俗之语;片言殊训,滞今古之情,将使後生若为钻仰?繇是圣贤间出,诂训递陈,周公倡之於前,子夏和之於後。虫鱼草木,爰自尔以昭彰;《礼》、《乐》、《诗》、《书》,尽由斯而纷郁。然又时经战国,运历挟书,传授之徒浸微,发挥之道斯寡,诸篇所释,世罕得闻。惟汉终军独深其道,豹鼠既辨,斯文遂隆。其後相传,乃可详悉。其为注者,则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虽各名家,犹未详备。惟东晋郭景纯用心几二十年,注解方毕,甚得六经之旨,颇详百物之形。学者祖焉,为称首。其为义疏者,则俗间有孙炎、高琏,皆浅近... 
仓央嘉措诗集 |热度 259 | 哲学宗教 | 上传: 宫本宝藏 |更新时间:2018-10-13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仓央嘉措还有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南传法句经dhammapada |热度 307 | 哲学宗教 | 上传: 丁格 |更新时间:2018-10-16
Dhammapada 文言文译本双品 YAMAKA-VAGGO一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二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三 『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怀此念,怨恨不能息。四 『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五 在于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六 彼人不了悟:『我等将毁灭』。若彼等如此,则诤论自息。七 唯求住净乐,不摄护诸根,饮食不知量,懈惰不精进,彼实为魔服,如风吹弱树。八 愿求非乐住,善摄护诸根,饮食知节量,具信又精进,魔不能胜彼,如风吹石山。九 若人穿袈裟,不离诸垢秽,无诚实克己,不应着袈裟。十 若人离诸垢,能善持戒律,克己与诚实,彼应着袈裟。十一 非真思真实,真实见非真,邪思惟境界,彼不达真实。... 
月溪禅师问答录 |热度 342 | 哲学宗教 | 上传: 痛罚 |更新时间:2018-10-16
                         弟子 姜智圆 敬编    南京法一和尚问:坐时心里清清净净,不住有,不住无,不住非有,不住非无,照而常寂,寂  而常照,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是妙有真空,真空妙有,起念动念历历孤明,  不被外缘所转,是佛性否?答:佛性是如如不动的,以上所说的与佛性了不相干,是无始无明及见闻觉知净  缘的作用,非佛性的本体。不住有是净缘,不住无是无明,不住非有亦净缘,  不住非无亦无明,照而常寂是净缘,寂而常照是无明,惺惺寂寂是净缘,寂  寂惺惺是无明,妙有真空是净缘,真空妙有是无明,历历孤明亦净缘,故非  佛性,佛性乃绝对,所问皆相对。问:我今万念断了,清净不动,是佛性本体否?答:佛性是本来不会起念的,起念断念是相对的,佛性是绝对的,本来不起念亦... 
愣严经 |热度 588 | 哲学宗教 | 上传: 指环王 |更新时间:2018-10-16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般剌密帝译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嘱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惟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 
共1147本 当前第95/96页 << < 91 92 93 94 95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