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美食地图 我经常跟人讨论一个问题:“鲜”是什么味道?每个人都有一个答案,但各不相同,最终我得出一个结论:“鲜”就是没有任何味道。 在成都的时候,别人告诉我新刨的竹笋很鲜,我就去挖了一根来,又蒸又煮又炒,或炖牛肉,或炒时蔬,吃出了麻、辣、酸、甜、咸诸般滋味,就是没品出“鲜”来。 有人说“鲜”就是味精的味道,我为此干吃了半袋子味精,吃得我恶心欲呕,到最后也没发现“开水变鸡汤”有什么科学依据。 我的朋友骂我没有味觉,吃什么糟蹋什么,看来不无道理。 这些年足迹遍布全国,我顶着一张没有味觉的嘴,倒确实糟蹋了不少好东西。 一、西北。羊的n种吃法 出兰州机场后,我问出租车司机:“兰州有什么好吃的?”他扯长了嗓音说:“当然是羊—羔—肉咧。”...
,,难舍天下众朋友就拿这博客来说,本来新鲜劲儿早过了,想逐渐偃旗息鼓,不带走一片云彩。也有朋友撺掇我搬家玩玩,别老在新浪趟混水。可是不料点击达到三百多万,越想躲什么就越来什么。最近走到各地,人们除了说读过我的书、看过我的谈话节目之外,又添了一个新话题:我天天上你的博客,那天骂你的就是我。我偶尔想,从明天起,劈柴喂马,不再上博,地球不是照样转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朱门酒肉臭,谁复念东博?于是又想到读者来信的事情。我从中学起与人通信,大学时发表第一篇文章后就开始有读者来信。二十年间,我坚持每信必复。七八年前,信量暴涨,最多时每年两三千封。这两年没有那么多了,每年几百封,但是我的时间更少了。近半年来,每周都积压了一批未复的信件,“每信必复”做不到了,现在只能是“每信必读”。很多读者似乎遥遥地体会到了我的甘苦,信中说明不必答复,只要我能读到就可以了。读到是不难的...
,,[t.xt^小.说.天)堂) 睡不着的感觉,还有受不了的感觉,常常使我能够、继续愉快的生活下去。 最让人入迷的事情,总是发生在某个睡不着、或者受不了的时刻—— 制造无数星球的宇宙爆炸。负载无数梦想的人间革命。 终于被找出来的一种疫苗。终于没忍住的一次射精。 一个说不出为了什么的吻。一本说不出为了什么的书。 一抹让你相信一切的笑。一滴让你放弃一切的泪。 说起来,都是烦恼的事情,但也都是我们愿意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的原因吧。 虽然这样说,毕竟也还有很多人,是永远睡得着、也永远受得了的。 这种睡得着、也受得了的人生,是不是也有让人入迷的可能呢? 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只能说:“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
,,一楮树上的大白花含满了雨水,变得滞重起来,隔一会儿就"啪嗒"一声落下一朵。一通夜,更善无都在这种烦人的香气里做着梦。那香气里有股浊味儿,使人联想到阴沟水,闻到它人就头脑发昏,胡思乱想。更善无看见许多红脸女人拥挤着将头从窗口探进来,她们的颈脖都极长极细弱,脑袋耷拉着,像一大丛毒蕈。白天里,老婆偷偷摸摸地做了一个钩子安在一根竹竿上,将那花儿一朵一朵钩下来,捣烂,煮在菜汤里。她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翘着屁股忙个不停,自以为自己的行动很秘密。老婆一喝了那种怪汤夜里就打臭屁,一个接一个,打个没完。"墙角蹲着一个贼!"他虚张声势地喊了一声,扯亮了电灯。慕兰"呼"地一声坐起来,蓬着头,用脚在床底下探来探去地找鞋子。"我做了一个梦。"他松出一口气,脸上泛起不可捉摸的笑意。...
,,序言书是必须要出版的。里面的文章,大多数我都发表过在我的博客里。不想花20元买书的读者可以上网花20元的电费和上网费把文章全部浏览了。至于非议的人,我不明白你们的逻辑。我的杂文,都在网上,如果我不出书,那一朝网络瘫痪,岂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况且我自己的文章,我觉得写得还不错,很多大家都免费看过,我不出书,那这些文章怎么办呢?一辈子不可以出版?漂泊在外无家可归?我的文集也不能收入?网络上发表的杂文和报纸上发表的杂文相比,除了更加好看没编辑删改以外,还有什么缺点吗?为什么报纸上写杂文专栏的作者结集出书大家却很认可?让想看纸质书的读者都去买盗版?盗版商赚钱你们高兴,作者拿稿费你们就不悦?我真想直接把你们塞到陈冠希的相机里去。以上的抱怨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单独拿出来一些片段作为序言。无论如何,无论我在哪里写的杂文,以后我都会收到我的书里。而且必须收到书里。...
,,自选集序应海南出版社之约,编了这个自选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仅指单篇的散文,约占全书一半篇幅,按照写作的时 间排序和分辑,选自《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近期的18篇是未曾结 集的。第二部分是札记,指围绕某一主题所写的系列性文章或思想笔记,包括《新大陆》( 选自《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生寓言》、《精神的故乡》、《乔治王岛断想》、 《读〈圣经〉札记》五组。第三部分是随感,指思想片段的汇集,选自《人与永恒》、《风 中的纸屑》。第四部分是诗,选自多年前出版的诗集《忧伤的情欲》。从我发表第一篇散文至今,已有二十年,这个集子大致反映了二十年来我的作品的基本面貌 。有两个情况是我在二十年前没有想到的。第一个情况是,我没有想到我的作品会获得读者 相当广泛而持久的喜爱,为我寻得了许多知音,这当然给了我极大的鼓励。然而,第二个情 况是,我也没有想...
,,第1章 国家的投影 蒋子龙 爱国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当时我把自己生命的热力和理想全都凝注到海图上了,海图上有我,我心里有海,有海才有国家。 国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每个人一想起自己国家,脑子里就自然会出现一个形状——这是地图告诉你的。你将终生熟记这个形状,热爱这个形状,保卫这个形状,因为这个形状就是祖国的投影。 我此生有幸,曾把自己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岁月贡献出来,绘制祖国的投影…… 那是1960年,经过一场严格的考试,我舍弃了在工厂很有前途的一份工作,穿上了海军军服。几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以后又经历了一次考试,被送到海军制图学校上学。这时候我才明白,别人当兵一次次地检查身体,为什么我当兵要一次次地考数学。我国刚刚发布了十二海里领海的规定,国家急需一批海军绘图员,把祖国海洋的形状画出来,让中国人、让全世界认识我们国家的投影,并尊重这个投影。...
作品:姚文元传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 正文 第一章 “文革”浪潮中白姚蓬子 一个喜欢炫耀的人 我真佩服汉字创字者的巧妙构思,炫耀的“炫”字用“火”与“玄”组成:只有象“火”焰一般光彩“眩”目的东西,才值得向人“炫”耀! 他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 一九六六年初冬,他的深蓝色的中山装上,忽然金光四射。那是一枚灿灿耀目的五角星像章和一枚长条的“为人民服务”语录章。虽说那时候的毛泽东像章、毛泽东语录章差不多人人都有,可他的那套“章”却是部队里发的,惟有现役军人才能每人领到一套。在“老九”成堆的大学里,他胸前的像章成了“稀有元素”。 他腆着大肚子,挺着胸膛,抬着秃顶的脑袋,昂然步入上海师范学院(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那像章引来人们的“注目礼”。他兴奋不已,飘飘然了。...
,,灵魂的归来前言三四十年代有些作家的面目,缘于时空关系,或模模糊糊,甚或怪陋狰狞,使人不敢趋前,叶灵凤先生大约就是很“惨”的一个。初则是正在“唇红齿白”时,与鲁迅先生相“骂”,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其实何尝是对手,倒被“骂”个“流氓文人”,“臭”名昭著;继则又在《鲁迅全集》中被“注”为“汉奸”,遗“臭”万年。后此注虽然“注销”,却也并无声闻遐迩的“平反昭雪”,何况斯人已去,身后寂寞,真面目如何,也难得一辨。识者每念及此,殊为感慨!叶灵凤系江苏南京人,生于1904年,1925年加入“创造社”,乃“创造社”名副其实的“小伙计”,文坛上堪称资深。列名“左联”最早的成员,却又因“放弃”工作而被除名。抗战时期,也属于挥笔上阵的一员,担任由夏衍主持的上海《救亡日报》编辑,并随报社南迁,广州沦陷后,遂移居香港,曾是中华文协香港分会理事。他与郭沫若、夏衍、潘汉年、乔冠华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