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收藏到浏览器』
搜索电子书:
日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 总排行|日推荐 周推荐月推荐 总推荐|日收藏 周收藏月收藏 总收藏|字数排行 更新排行

哲学宗教小说推荐周排行榜

游子吟 |热度 258 | 哲学宗教 | 上传: 谁知道呢 |更新时间:2017-07-02
前言第一章 神存在的真实性 第一章 神存在的真实性在无神论教育下成长的知识分子,大都有相似的关于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观念,就是当人类处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阶段,人们对雷电、洪水、地震等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心理,因而开始拜雷公、水神、山神、地神,产生了宗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明白这一切都是自然现象,并不是什么超自然的神明,因而确定了无神论信仰。也就是说,有神论是人类愚昧无知时期的产物,无神论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后的必然归宿。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持无神论观点被视为理所当然并引以为豪。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学者到西方学习和工作。面对美国这样一个既有世界第一流科学技术水准,却又是有神论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我们的惊愕和困惑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要让我们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重新面对我们过去不屑一顾的有神论,无论在感情上还是理... 
06宣和遗事 |热度 21 | 哲学宗教 | 上传: 向前 |更新时间:2017-07-02
徽宗入内,听得张梦熊、张商英二臣的奏章,常有忧色,因坐于千秋亭上。时有平章高俅、御史杨戬侍侧。帝顾高俅等曰:“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适间听谏议所上表章,数朕失德,此章一出,中外咸知,一举一动,天子不得自由矣!”高俅等奏曰:“陛下君也,商英臣也。君犹天而臣犹物,天能发生万物,亦可肃杀万物,商英生死之命,皆悬于陛下之手,草茅之言,何足畏哉?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便如唐尧土阶三尺,茅茨不翦;夏禹躬耕稼穑;周公吐哺待贤,今又安在?且如幽王宠褒姒之色,楚王建章台之宫,明皇宠奉杨妃,汉帝嬖宠飞燕,后主有‘玉树后庭’之曲,隋炀帝为锦缆长江之游,朝朝歌舞,日日管弦,也不枉了一生受用。陛下怎不闻古人有言,道是诗曰:人生如过隙,日月似飞梭。百年弹指过,何日不笙歌?陛下何不开怀行乐?何必因小臣之言,自生烦恼?前辈曾说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倘有... 
正念的奇迹 |热度 3834 | 哲学宗教 | 上传: 西门在线 |更新时间:2017-07-02
推荐序 生活即是禅修 陈琴富导 读 持续灵光一闪的顿悟 自鼐法师缘 起 以慈悲之眼观照的一行禅师 詹姆斯.佛斯特一、日常生活中的正念二、在大地上行走就是奇迹三、正念日四、鹅卵石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五蕴六、你前院的杏树七、三个绝妙答案八、正念的练习附 录 佛经选读推荐序生活即是禅修陈琴富学僧有源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最近怎么用功?」大珠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平常人不也吃饭睡觉?这也叫修行?」大珠禅师说:「平常人吃饭时千般计较,不肯吃饭;睡觉时百般思索,不肯睡觉。」悟道的禅师和凡人一样要吃饭睡觉,只是他「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这就是禅──真正的活在当下。如何由白日梦中醒来... 
宋美龄 |热度 94 | 哲学宗教 | 上传: 北方网 |更新时间:2017-07-02
作者: 宋美龄 [信仰之门/GODoor]我的家庭  我的家庭乃是传道家庭,双亲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我从小就上主日学,参加主日聚会,以及每天的家庭礼拜。有时我心中极不高兴那样勉强坐着听那冗长的讲道,然而就在不知不觉中,倒吸收了不少主的道理。甚至我和蒋先生结婚之后,我实际上还没有重生。在知识上我相信基督的神性,我也相信耶稣到世上来救赎罪人;但这对我个人并无大关系。虽然他是为我死,也是为全世界的人死,这事实在我身上并无特殊意义。至于罪吗,人人都是罪人,我决不会比一般人更坏啊!第一次灵性的转机  我母亲对主的关系并不这样,她的生活与上帝极其亲近,她常花好几个钟头来祷告,与主交通。那时,我们每逢遭遇困难,总是找她替我们祷告。  母亲的死对她的每一个儿女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是对我的打击也许最重,因为我是她最小的女儿;我对她的倚赖程度是超过我自己所知道的。...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 |热度 72 | 哲学宗教 | 上传: 开盖有奖 |更新时间:2017-07-02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释高明  一、大乘瑜珈止观与经教的关系  止观法门,教通三乘乃至外道。外道的止观、声闻的止观、菩萨的止观,因为各自所趣向的目的不同,其所修方法也就各有差别。  大乘瑜伽止观,是大乘瑜伽师所证的殊胜法门,不仅与外道、小乘有天渊之别,与其他大乘止观亦有所不同。《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第六》曰:“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依何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知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鉢舍那。(1)《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也说:“当知此中,由随顺教,有众多故,毗鉢舍那亦有众多。毗鉢舍那有众多故,令奢摩他亦有众多。又复即此毗鉢舍那,由所知境无边际故,当知其量,亦无边际。”(2)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大乘瑜伽止观必须依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和佛陀的法假安立来修习,不能盲修瞎练... 
新唐书则天中宗本纪 |热度 130 | 哲学宗教 | 上传: 生在秋天 |更新时间:2017-07-02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高宗废皇后王氏,立宸妃为皇后。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常称旨,由是参豫国政。后既专宠与政,乃数上书言天下利害,务收人心,而高宗春秋高,苦疾,后益用事,遂不能制。高宗悔,阴欲废之,而谋泄不果。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亦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遗诏皇太子即皇帝位,军国大务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大赦,赐九品以下勋官一级。庚午,韩王元嘉为太尉,霍王元轨为司徒,舒王元名为司空。甲戌,... 
中论略义+圣龙树菩萨造颂 |热度 74 | 哲学宗教 | 上传: 谁知道呢 |更新时间:2017-07-02
  圣龙树菩萨造颂  宗喀巴大师造疏  观空法师译汉  观缘品略义:  此品略义有三,即说明对于所破的是如何执法和以正理破除之后结论如何,以及如何建立因缘及果。兹约言之:  由种生芽及从薪起火等作用,当眼见耳闻之时,若认为因果二法,不仅是唯名安立,而且执为彼名言所安立境之能生、所生,是有自性者,即是对于所破起执之行相。  彼所执境,若许为有,则应观察:果之生起与因缘法,是自性一?还是自性异?如是观已,即从果的方面,破所生有自性。又应观察:因中有果?还是无果?此是从因的方面破能生有自性。总的说明:若有自性,则因缘及果,都不能建立,即以说明破有自性为主。要之,其所以说明破有自性为主者,由于对因果等法,执有自性,是从无始时来,串习所至,欲破除之,非常困难。又彼自性,若已破除,则于无自性上,建立因果,极为容易。因此自宗不以说明于名言中建立因果作用为主。... 
智慧品释.澄清宝珠论+索达吉堪布 |热度 552 | 哲学宗教 | 上传: 片片 |更新时间:2017-07-02
寂天菩萨 造原颂麦彭仁波切 释索达吉堪布 译南无玛吉西日耶。胜圣文殊喜光芒,住于彼意莲花蕊,能遍佛子行妙音,顶礼寂天菩萨尊。深乘中观此善道,惟昔自修佛力外,大慧精者亦难证,是故如我何堪言。然随圣教事势理,已见智者之善道,舍弃偏执诸弯道,无疑诣于此静处。此由文殊菩萨已为所摄收,并精通如海菩萨行,有如是希有传记遍于全球者,共称具德寂天菩萨尊者所造之入菩萨行论智慧品,此为今所说之法也。彼亦分二:初者颂云: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生空性慧。如前所说布施等一切支.大能仁是为智慧而说也。此处有者认为施等各前者为因,方生智慧故.解释为因果之理,虽有如是说法,然从“为”字可了知,如王入沙场,四兵亦为随王而行,如是果位佛母一切智智之不共真因者。即是道之根本智慧故,彼能断除二障,亦能究竟二智。其余波罗密多不但不能如是,且惟有智慧度摄持彼等时,方得波罗密多之名,并可至于佛位... 
倪柝声-基督徒生活 |热度 1710 | 哲学宗教 | 上传: 生在秋天 |更新时间:2017-07-02
第一部基督徒生活一作神儿子最初的表显读经:「这见证,就是神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今;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五11-13)「我们既领受人的见证,神的见证更该领受了;因神的见证,是为他儿子作的。」(约壹五9)「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约壹一6)「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约壹三14)「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人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五24)八15)「你们所受的不是奴隶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罗「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彼前二22)... 
大乘无量寿经解+ |热度 109 | 哲学宗教 | 上传: 无组织 |更新时间:2017-07-02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简称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从前言、概要至正释经文第一品至第三品)  壹、前言  夫净土法门者,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而其中之《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净宗大德常称为净土第一经者也。至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者,乃先师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唐、宋五种原译,广撷精要,圆摄众妙,汇成今经,现推为《无量寿经》之善本者也。  《无量寿经》乃净宗之总纲。我国清代彭绍升居士赞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众生本具之化仪。」日本释道隐赞此经为:「如来兴世之正说,奇特最胜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极说,速疾圆融之金言... 
论末那在转凡成圣中的作用 |热度 97 | 哲学宗教 | 上传: 击水三千 |更新时间:2017-07-02
论末那在转凡成圣中的作用性 空  末那是八识之一,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教义,即万有现像皆不离识,转识成智,证得二空所显唯识性。故所唯之法虽有无量种,但能唯之“识”。只有此八。八识中能使人为染为净主要是末那,可见末那对人生影响之深,转凡成圣功能之大,是它识所不能及。末那既有如此能量,那么它的体相如何)如何使人为染为净?此即是本文所要论及的课题。  末那的概念  (一)释名:  末那梵语manas,华译为意,即周徧思维的心理作用。末那识华译为意,与第六意识同名,然取义不同。末那是意即识,故可简称为意,属持业释。第六识是依意为根而生的识,故名意识,属依主释,此与五识的取名相同,如依眼为根而生的识名目艮识。为了六、七两识在文字上的分别,故第七识仍存梵名称末那识,第六名意识。  末那意有二义,即依上与思量。於中唯取思量义,因依止义不独限於第七识,凡是所依的法,皆可说为依止。而思量义... 
10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 |热度 121 | 哲学宗教 | 上传: 辩论 |更新时间:2017-07-02
  宣政元年(578),北周宣帝继位,立杨坚的长女丽华为皇后。以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不久又迁升为大前疑。宣帝每次出巡,常命外戚杨坚留守京城,因此位望日隆。  北周宣帝是一个荒淫无耻的暴君。他恣情声乐,“多聚美女,以实后宫”。立了五个皇后。颁布《刑经圣制》,用法苛刻,外自群臣,内至宫女,被杖打、诛杀的人很多,以致“内外恐惧,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①。这种情况对杨坚夺取政权自然极为有利。  本来鲜卑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政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汉族士人的力量。  杨坚系出弘农杨氏,是士族中的高门,拥有宗兵(杨氏私兵)多至三千人。他在政治上是有一番打算的,曾经对密友郭荣说过“吾仰观天象,俯察人事,周历已尽,我其代之”②的话。他做定州总管的时候,庞晃就曾向他建议:“燕代精兵之处,今若动众,天下不足图也。”③杨坚觉得这样的时机虽然还没有到,但所结纳的人自然是越来越多,形成一个... 
共1147本 当前第15/96页 << <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 >>